正文 附錄 認識我們的朋友(1 / 2)

大象

為了獲取象牙,每年多達25,000頭大象被偷獵者捕殺以滿足市場需求。

大象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數百萬年,它們是生活在陸地上的體形最大的動物。目前僅存非洲象和亞洲象兩個種類。非洲象目前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37個非洲國家,受到象牙貿易的影響,它們的種群數量不斷減少,從1979年的130萬頭減少到目前不足60萬頭。亞洲象主要分布在印度的大部分地區、斯裏蘭卡、中南半島和印度尼西亞部分地區。目前,全世界野生亞洲象總數不足5萬頭。

象牙製品

象牙來源於非洲象和雄性亞洲象的長牙。象牙可以用來製作牙雕、配飾、梳子、珠寶、筷子、郵票及其他各種工藝品。象牙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但直到20世紀,象牙加工才達到了工業化生產的規模,主要滿足美國、歐洲和亞洲的市場需求。

大象的眼淚

1975年和1976年,亞洲象和非洲象分別被列入聯合國《國際瀕危物種貿易公約》(CITES)附錄,成為控製和限製貿易的物種。但是由於CITES製度的大量濫用,非洲象數量從130萬頭減少到1989年的60萬頭。20世紀80年代被稱為“象牙戰爭”的10年,至少有70萬頭大象在非洲慘遭殺戮。大量盜獵得來的非洲象牙,通過合法象牙貿易“洗白”。為了應對猖獗的盜獵問題,1989年,CITES全麵禁止了國際象牙貿易,最初取得了極大成功:象牙價格顯著降低,象牙市場幾乎在歐美絕跡,盜獵現象大幅度減少,非洲象數量開始回升。2007年,全世界的非洲象數量為50萬~70萬頭,而野生亞洲象的數量在3萬~5萬頭。

然而,到了2008年,隨著亞非貿易往來增加和經濟迅速發展,亞洲的一些新興象牙市場興起,產生了一批新的潛在的象牙消費人群,新興市場導致西非、中非和東非的偷獵情況大量增加、愈演愈烈。

犀牛

95%的犀牛在過去40年裏已經消失,2012年約有668頭犀牛慘遭盜獵者殺害。

合法的“一次性”銷售

此外,CITES允許對自然死亡的大象的象牙以及收繳的非法象牙進行“一次性”銷售。第一次“一次性”銷售是在1999年,來自納米比亞、津巴布韋和讚比亞的象牙一次性銷售給了日本。第二次是2009年,包括南非在內的一些國家的象牙一次性銷售給了中國和日本。2009年的這次象牙銷售,中國購買了62噸由CITES批準銷售的象牙。

猖獗的非法貿易

糟糕的是,在合法象牙貿易渠道中,也存在取得和銷售非法象牙的情況。2011年,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調查了158家中國象牙銷售商店和牙雕工廠,發現了大量的濫用法規問題,隻有57家有象牙貿易許可證,而且即使是擁有許可證的商家也在從事非法貿易。無證經營和違規的象牙加工廠數量遠遠超過合法加工廠,比例幾乎達到6:1。對於消費者來說,舊的合法的象牙製品和“新的”從非洲走私過來的象牙製品很難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