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部分 緣起(1 / 2)

我要感謝生活。我覺得生活就像一個向導,你虔誠地追隨它,它就會為你打開一扇又一扇門,而門外的世界各有不同,無比精彩。唯有認真對待,才是對生活的回報。

我想先講個故事,一個真實的故事。

小白犀牛伊茲,生活在南非的莫裏斯迪爾牧場,和媽媽、哥哥及兩個妹妹生活在一起。伊茲不知道,自己的犀牛角是盜獵者覬覦的對象。為了保護伊茲和它的家人,動物保護者不得不切掉它們的犀牛角,以為這樣就能幫助它們逃離厄運。

一天晚上,伊茲獨自走到樹林中,不幸被子彈射中。2011年8月11日,人們發現了死去的伊茲——禿鷹一直以它的殘骸為食物,它的頭部也快被蟲子吃光了。

盡管之前伊茲的犀牛角已經被動物保護者小心取走,但之後它的角又稍稍長出,大約有2.5公斤重一這足以引起偷獵者的注意。據推測,當天晚上有三個偷獵者,他們用來福槍打中了伊茲,割下了它的角,並任它流血而死。

伊茲的屍體是在離它中槍地大概100米的地方被發現的。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它可能還在掙紮著回到家人身邊。

伊茲的家人再也沒能看到它,它死的時候隻有6歲。

這個故事是野生救援(WildAid)協會的工作人員給我講述的。

2004年的一天,在中國籃球隊,我第一次見到了野生救援中國首席代表子雯女士一行。當時我的腳有傷,一隻腳還泡在冰桶裏。這是我第一次了解野生動物保護的情況,他們現場為我播放了動物慘遭殺害的視頻,並向我解釋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一正是市場的驅動,才導致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猖獗。野生救援的創始人最開始從事野生動物非法貿易調查工作,看到許多瀕危物種被非法捕獵、走私,雖然已經有大量資金被投入保護工作中,但盜獵一直屢禁不止,歸根結底,還是市場有需求,每年都有持續不斷的虎皮、藏羚羊皮、魚翅等的消費。“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因為不斷有人需要,所以慘劇一直在發生。他們意識到了改變公眾意識的重要性,並希望我可以用自己的影響力來做點兒什麼。

我沉默了一會兒,剛才看到的畫麵和聽到的故事讓我震動,野生動物受到人類如此大的傷害,我感到非常痛心。我當即表示我願意參與其中,呼籲大家保護野生動物,我將盡一份力,這對我來說也是很好的受教育的機會。

隨後我便加入到了宣傳野生動物保護的工作中去。2005年,在休斯敦的體育館,我為野生救援拍攝了第一條公益廣告——“子彈”。他們為我設計了飛身封蓋的動作,擋住正在射向大象的子彈一當然,現場沒有大象,是後期製作上去的,但看上去像真的。廣告拍攝花了四五個小時完成,所有工作人員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盡可能完善。當我看到完成的廣告片時,也覺得非常滿意。

第二年,野生救援邀請我做鯊魚保護代言人,號召大家從“不吃魚翅、不購買野生動物製品”開始,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以前我不清楚獲得魚翅的過程是如此殘暴:每年大約有7300條鯊魚被生生割掉鰭後再放回大海,因為失血過多而死去。魚翅對於一般的中國家庭來說是一種奢侈品,然而正是因為如此,魚翅更多地成了一種地位和財富的象征,成了某些人的身份證明。在鯊魚保護活動的新聞發布會上,我宣布自己再也不吃魚翅了,並會盡可能影響自己身邊的人。我想,如果每個人都可以將積極的影響帶給身邊的人,每個人都開始約束自己,那麼大自然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