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行記重現 清風受托(1 / 2)

王喜回到家中,按照明月道長囑咐,靜養半月。李想給做了個全麵檢查,竟徹底康複。胃癌陰影全無,堪稱奇跡。

正常上班之後,王喜敲開了單位“老學究”的辦公室的門。說起這“老學究”,那可不是一般人,一輩子搞地方誌研究。因為天天和古本打交道,脾氣古怪,但是水平很高,就得了這個綽號。雖然已經退休,單位還是將他返聘回來。王喜畢竟已經不是毛頭小子,人又勤快,剛來單位和這老爺子沒有多久就混熟了。人隻有一張嘴,卻有兩隻耳朵。王喜信奉這個信條,所以在單位多聽少說。老爺子在王喜麵前,總是講不完的地方軼事。而王喜總是畢恭畢敬,洗耳恭聽。

看到王喜從包裏拿出一本紅布包裹的古書,“老學究”眼裏發出攫取的光。抑揚頓挫,但很富有節奏地開腔了。

“小子今天拿什麼寶貝給老朽開眼呀?”

“不是什麼寶貝,隻是一個朋友的收藏,過過您的法眼,看看到底寫的什麼,是一本什麼書?就是好奇。”

“老學究”接過書,一個字一個字低吟起來:清風天師南遊記。往鼻梁上推了推快要滑下來的老花鏡,“這是一本清末的筆記,古人記述自己的經曆見聞。再普通不過了。你是想讓老朽幫什麼忙?要是誦讀,老朽隻能一篇一篇給你慢慢講了。王喜連忙道謝。“老學究”搖頭晃腦,開始誦讀。

“大清光緒廿六年,外夷亂華,生靈塗炭,國運衰危。貧道研習道法,采眾家所長,年薄而授天師,誠惶誠恐,惟思道法何以普照蒼生。生逢亂世,惟修身習道,造福鄉裏,遂深居蓬觀,積寥粟之功,滴水之德……”

“大清光緒二十六年,也就是1900庚子年,八國聯軍入京,清風道長年紀輕輕,就授天師。在鄉間小道觀,用所學道法服務百姓。

“老師,我肚子裏墨水不多,您直接給我說白話就行,像講故事最好。”王喜都稱老爺子老師。

“好吧!那我就平鋪直敘!”

“為什麼選在鄉間布道?此地民風純樸,風景秀麗,最主要是當地鄉紳王秉德,為人大善,幾年來經常捐功德,幫了觀裏好多忙,清風天師遂生據關長久清修的念頭。一秋日夜,秋雨綿綿,晚課做完,正殿敬香之後,清風天師回到臥房,正要就寢。乓…乓…乓乓乓急促的敲門聲,忽清忽悶。“

“什麼人這麼晚了來關裏拜訪。或許是雨天借宿之人。”清風提上燈籠,朝觀門走去。

“深夜打擾天師,實屬不敬!”燈籠的光,投到門口,就聽見了寒暄。

“原來是王老爺,何談打擾,快請進觀!”清風招呼王老爺進廂房,發現今日王老爺一反常態,身邊沒有一個隨從,隻身一人。一杯清茶奉上,王老爺品了一口,好像急於吐露什麼,卻又欲言又止。

“王老爺定是遇到棘手之事,大可給貧道講來,或許貧道可助一臂之力。”

王老爺眉頭緊縮,長籲短歎。

“老夫確實遇到一件天大的事情,老夫的逆子犯了滅門大罪!”

“貴公子不是選赴東洋求學?何來這滅門大罪。”

“天師有所不知,逆子和革命黨摻和在了一起。這讓人知道是要殺頭的啊,可憐我這一家老小,都要為了這逆子毀我族人。前幾日,我廣州店裏大掌櫃托人捎來一封匿名信,信上說清廷已緝拿我小兒,現在在廣州,革命黨內出了叛徒,請幫忙聯係革命黨速速營救。老夫哪裏認識什麼革命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