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後記(1 / 1)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已成為當前社會最響亮的主題。這是我們黨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社會實踐的重大成果,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重要升華,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如何全麵深刻地理解黨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並將其貫徹到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去,是全黨、全社會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

作為一名社會科學理論研究工作者,應該有敏銳的思維和開闊的視野,以便及時找到理論前沿問題並細致深入地進行探索。因此,自黨中央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偉大目標後,本人就開始積極收集相關資料,醞釀本書的寫作。本書的寫作正式開始於今年5月,但在9月底前,本人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了五個省市重大科研課題的調查和研究,幾乎所有的節假日都被繁忙的工作占據,隻能見縫插針加班加點地寫作本書。雖然辛苦,身心略顯疲憊,但忙碌的充實感和幸福感始終伴隨著我。

當本書交付印刷時,感覺有許多話要寫,於是就有了這篇後記。

首先要感謝我的領導——蘭州市社科院院長武文軍研究員。他既是理論基礎深厚的著名學者,又是循循善誘的導師。在他的悉心指導下,本書的寫作框架更加完善、視角更加新穎、立意更加深遠、體係更加完備。他還在百忙中審閱了每篇書稿,提出很多寶貴的意見,並親自為本書作序,在此特別向他表示敬意和由衷的感謝!

其次,要感謝我的父親張瑞聲、母親吳淑珍。父親雖已於1998年故去,但他作為老一代知識分子所具有的嚴謹治學的作風和求真務實的精神深深影響著我,促使我不斷努力學習、踏實認真工作。母親雖有病在身,但今年也特意在我家多住了些日子,替我承擔了大部分家務,使我能抽出時間全身心地投入本書的寫作。

再次,要感謝我的丈夫姚守鈞、女兒姚金彤。他們在各自工作、學習也很繁忙的情況下,盡最大可能為我排除幹擾,在精神上給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勵。

最後,還要感謝所有支持和幫助過我的編輯、同事和朋友。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參考了大量書籍、報刊及網絡資料,有的在書中已注明,有的沒有明確點出,在此也一並向這些資料的作者表示感謝。由於本人學識有限、時間倉促,本書的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張玉斌

200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