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與迷失:中國動畫熒屏配額政策研究》這本書能得以問世,我想是源於兩個簡單的原因:一是眾多好友和老師們的鼓勵;二是我個人對動畫執著不倦的研究渴望,以及對中國動畫真正騰飛的深切期盼。

記得我國著名書法家、教育家啟功老先生在被別人稱為“專家”的時候曾笑言道“我是瓦家”,他把“專”諧音為“磚”,從而用一種幽默傳遞出謙遜之美德。其實,中國動畫的學術研究目前缺少的並不是所謂的“專家”,而恰恰是“磚家”——一些真正在為中國動畫之學術大廈添磚加瓦的人,一些敢想敢言俗稱敢於“拍磚”的人,一些拋出了自己的磚而讓大家獲得了玉的人。我希望自己的研究能成為這樣的磚。

從本科讀自動化到研究生讀傳媒,我完成了人生中或許最重要的一次轉變。曆史上,有人棄武從文,有人棄醫從文,我這也算是棄工從文了吧。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從了文呢?我想就是因為那些表麵上更加實用的技術或者本領,都是解決某種物質上的需求,而隻有“文”才能滿足人們在精神、思想和道德方麵的深層次的需要。

工科和文科有很多區別,比如:工科的樂趣在於一個事物按照你預想或者設定的那樣運轉,而文科的樂趣則在於透過一個現象看到它發生的動因或者其本質;前者強調控製力的準確性與最優化,後者則更注重看問題的角度與深度等等。但是它們也有相通之處,比如都很重視邏輯,也都需要同時具備遵守某種規範與打破某種規範的智慧。理工科留給我的最大財富就是一種嚴謹的、遞進式的邏輯思維,如果我能很好地運用它,我就更容易接觸到文化、社會領域那些現象背後的道理;此外,和理工科的發明創造類似,文科的研究也要強調新觀點、新視角,甚至是創見,一味的人雲亦雲是毫無意義的。

在本書中,我就嚐試對中國動畫的熒屏配額政策進行一種全新的解讀,它和目前國內的所有類似話題的討論角度均有所不同,雖然其中的一些觀點可能有所偏頗,但我想它們是會有助於對這一政策乃至其他動畫產業政策更進一步的評估和研究的。

在這本書的撰寫過程中,我特別加入了“關於中國動畫熒屏配額政策的爭論”一章,這種針對大眾對於動畫有哪些輿論的學術研究在國內並不多見。雖然對這一政策的民間爭論的總結,並非是對該政策進行評估的核心步驟之一,但是我想,歸納這一引起了廣泛社會討論的中國動畫產業政策的來自方方麵麵的不同看法,依然是我們更深刻地理解這項政策所必須要做的一項工作。

誠然,每個人對這一政策的看法都是確定的,但是這項政策之所以引起了很多爭論的原因就在於,從整個社會的層麵看,我們對這一政策的態度依然是存有疑惑的。熒屏配額政策的初衷是為了保護國產動畫的市場,然而它的效果卻難說達到了它的目標,本書的標題中所謂“保護與迷失”,我想也就是表達了這樣一種疑惑之情吧。學術研究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解除疑惑。當然,學術研究在解除原有疑惑的同時,往往還可能帶來新的疑惑,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就是在這樣一次次的存疑與解惑之中逐漸變得深刻的。

最後還是要說一些感謝的話。感謝我的導師詹正茂副教授,他給了我很多自由的時間來研究自己想要研究的課題。感謝尹鴻教授、熊澄宇教授、崔保國教授、陸地教授和金兼斌教授在我求學時所給予我的無微不至的指導。感謝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係的邢悅副教授,她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專題研究》課程,把我從這一工科的學生帶入了人文學科的殿堂。在“中國動畫網”董華老師和中央電視台李蕾老師的幫助下,我有機會能接觸到眾多業界人士,完成我的調查和訪談,謝謝她們。同時,對參與本書調查訪談的單位和專家我也要一並表示感謝。最後,我還要衷心感謝眾多同學、朋友們的熱情鼓勵,以及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李唯梁編輯的辛勤工作,沒有他們這本書不會與大家見麵。

作者

2009年1月於清華園宏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