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上,為了避免將來後悔,我們還是活的隨意點好,生活本來就是要靠自己書寫的,別人是無法代筆的。

我們要相信,活得熱情投入是生命的熱忱,活得隨意灑脫是生命的本能,活得淡然簡約是生命的極致,而要做到這些就需要擁有無比的勇氣和強大的內心力量。

因此,我們要堅持活的隨意一點,坦然一點,真實一點,即使麵對的是風雨交加,也要堅持自己的無所謂懼。

人生箴言

享受生活,就是隨意的享受人生。隨意是一種超脫的生活態度,心情隨意了,周圍的環境自然也是隨意的,人的感受自然就是愉悅的。大行至簡,大道自然,一切的事物都有其根源。隻要擁有一個善感隨意的心,生活自然也就擁有美輪美奐的享受滋味。

要假謊言不要真欺騙

善意的謊言是美麗的。當我們為了他人的幸福和希望適度地扯一些小謊的時候,謊言即變為理解、尊重和寬容,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假謊言,但決不可真欺騙。因為真欺騙不但會失去別人對自己的信任,而且會受到人們的嘲諷和冷落,最終害人害己。

假謊言(善意的謊言)雖然是騙,但帶著善意,是一切為著對方的好處著想。而欺騙則是以虛假的言行掩蓋事實真相,使人上當,最終害人又害己。

《伊索寓言》中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愛說謊的猴子上船去雅典,可船在路上遭到了暴風雨的襲擊,翻了船。有一條海豚十分喜歡與人類交談,從而獲取知識。海豚把猴子當作人類托上水麵,並與猴子交談,交談中猴子又在說謊,被海豚揭穿後海豚憤憤不平,便把猴子弄下海,淹死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做人,千萬不能說謊,說謊的人也會因此而受到報應!俗話說得好:“誠實是通往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所以,我們要誠實待人,不能撒謊。

真謊言就是欺騙,欺騙不但會失去別人對自己的信任,而且會受到人們的嘲諷和冷落,最終在害人的同時也害了自己。但假謊言,即善意的謊言則不同。它不但不是欺騙,反而能夠煥發人性的光輝。

善意的謊言是美麗的。當我們為了他人的幸福和希望適度地扯一些小謊的時候,謊言即變為理解、尊重和寬容,具有神奇的力量。

上個世紀一架美國的運輸機在沙漠裏遇到沙塵暴襲擊迫降,但飛機已經嚴重損毀,無法恢複起飛。通訊設備也損壞,與外界通訊聯絡中斷。九名乘客和一名駕駛員陷於絕望之中,求生的本能使他們為爭奪有限的幹糧和水而動起幹戈。

緊急關頭,一個臨時搭乘飛機的乘客站了出來說:”大家不要驚慌,我是飛機設計師,隻要大家齊心協力聽我指揮,就可以修好飛機”。這好比一針強心劑,穩定了大家的情緒,他們自覺節省水和幹糧,一切井然有序,大家團結起來和風沙困難作鬥爭。

十幾天過去了,飛機並沒有修好。但有一隊往返沙漠裏的商人駝隊經過這裏時搭救了他們。幾天後,人們才發現,那個臨時乘客根本就不是什麼飛機設計師,他是一個對飛機一無所知的小學教師。有人知道真相後就罵他是個騙子,憤怒的責問他:大家命都快保不住了,你居然還忍心欺騙我們?老師說:假如我當時不撒謊,大家能活到現在麼?

出於美好願望的謊言,是人生的滋養品,也是信念的源動力。它讓人從心裏燃起希望之火,確信世界上有愛、有信任、有感動。

很久以前,有一個姑娘一生下來就瞎了眼。

黑暗是她唯一的主題,世間的美麗和醜陋她無法得知。

但她一直很快樂,因為母親說她是村裏最美麗的女子。而事實恰恰相反,她是村裏最醜陋的女子。但她並不知道,她隻相信母親的話,所以,她快樂而驕傲地活著。

轉眼間,姑娘到了出嫁的年齡了,由於是瞎子,長得又醜,所以村裏沒有一個人願意娶她。經過母親的尋找和遊說,外村的一個斷了一隻手的小夥子同意娶她。

姑娘的母親說,她隻有一個要求,不準小夥子說姑娘長得醜,要誇獎姑娘是村裏最漂亮的女子。小夥子一口答應下來。

母親對姑娘說:“孩子,我給你找了一個村裏麵最英俊的小夥子。”

洞房花燭夜,姑娘問小夥子:“娘說,你是村裏麵最英俊的人,是嗎?”

小夥子說:“ 是的。”

姑娘又問:“ 娘說,我是村裏麵最漂亮的女子,是嗎?”

小夥子響亮地說:“是的。你是村裏麵最漂亮的女子。我愛你。”

姑娘聽了小夥子的回答,臉上泛起了羞澀的紅暈。從此以後,姑娘活得更加自信了,自己是村裏麵最漂亮的女子,又嫁給了村裏麵最英俊的小夥子,還有什麼比這更加幸福的事情呢。

又過了一段時間,姑娘的母親去世了,而姑娘給小夥子生下了一個小男孩。

善良的小夥子從小男孩懂事起就告訴他,不能說自己的母親長得醜,要說她是這個村裏最漂亮的女子。

姑娘繼續活在美麗的謊言之中,母親的謊言、丈夫的謊言、兒子的謊言讓姑娘的一生都充滿了幸福和甜蜜。

終於有一天,姑娘老了,安詳地閉上了眼睛,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

在別人眼中,姑娘是一隻醜小鴨,而姑娘自己卻活得像一個驕傲的公主。這就是善意的謊言的力量。我們為親情的偉大而感動,為善意的謊言而感動。

善意的謊言能讓人找到更多笑對生活的理由。善意的謊言,是賦予人性的靈性,體現著情感的細膩和思想的成熟,促使人堅強執著,不由自主地去努力去爭取,最後戰勝脆弱,絕處逢生。

有一個學生,他對長跑並不是很在行的,但在一次的測試中,老師告訴他的長跑速度比其他同學快,而且還說他有機會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叫他好好努力,那位學生聽了老師的話之後非常興奮,因為一直認為自己沒有長跑天賦的他,竟然能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從這天起,他真正喜歡上了長跑,並且每天堅持起來跑步,過了一段時間後,本來完全不能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的他,竟然真的被選上了。

曾經也有一位教師,他撒了一個謊說自己可以給學生預測未來:你將來可能成為數學家,他能當作家,那一個具有藝術天賦……在老師的指點、熏染、鼓勵和塑造中,孩子們變得勤奮刻苦,懂事好學。幾年後,大批學生以優異成績邁進大學的校門,小村也因此聞名遐邇。人們都以為這位老教師能掐會算,可以感知未來,其實,老師的良苦用心是將一個美麗的謊言種植在孩子的心靈,就像播一粒種子在土裏,終將枝繁葉茂,開花結果。

善意的謊言具有神奇的力量,鼓舞你一次一次繼續努力,為了心中的夢想絕不輕言放棄。因為未來的道路完全被歡樂的心情照亮,生活因此變得更加美好。

一位年輕的大學生因找不到工作,在外幹起了苦力。然而,為了讓懷孕的妻子沒有精神壓力和思想負擔,他回到家中卻對妻子謊稱自己是“白領”。麵對丈夫日漸消瘦的臉龐和粗糙的手掌,妻子起疑心了。而當事情真相呈現在妻子麵前時,妻子眼中的淚水決堤而出,她非但沒有責怪丈夫,反而更加珍惜對方,她當即表示要與丈夫“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一個老媽媽得了腎病,如果不換腎的話生命就會受到威脅,這時大兒子站了出來要求給媽媽捐腎,這可疼壞了老媽媽,老媽媽強烈反對,說要是這樣自己還不如死了算了。沒辦法隻能等待各種條件都比較匹配的腎源,可是要等到這樣的腎源真是很不容易,兒子怕耽誤了母親的病情,於是和家人商量後,騙過了母親。把自己的一個年輕的腎髒捐給了母親,手術成功後家人和醫生還是瞞著這位老媽媽,最讓人感動的是母親和兒子就住在隔壁病房,媽媽是不知道的,當媽媽想見大兒子時,家人和所有醫生隻是騙她說兒子去出差了,這就是人生大愛的謊言。

一個得了白血病的小女孩,在她生命的後期,當醫生問她最大的心願是什麼時,她說想去天安門看看升旗儀式,對一個生命垂危的女孩的最後心願,醫生和家長哪有不滿足的理由呢?但是因為她的家住在遙遠的新疆,如果滿足她的要求,醫生怕女孩經受不住旅途的勞累,於是一個由2000多名誌願者和醫生還有女孩的家人組織的集體編造謊言的活動開始了,從上火車到改乘旅遊公車,一路上,從報站到服務員端茶倒水,甚至到旅客的交談,都是大家有意安排的,最後來到了一個學校,在軍樂隊伴奏的國歌聲中,雙目失明的女孩以為真的來到了渴望已久的天安門廣場,當看到她無力的舉起她的小手向國旗的方向敬禮時,在場的人們全都流下了熱淚。

還有,好多老人身體不舒服也不肯第一時間讓子女知道,為的是怕影響了孩子們正常的工作和學習!好多小孩子摔倒了疼了也說不疼,為的是讓家長說他們勇敢!有很多成功人事背後默默奉獻的女人累了,從來沒有怨言,為的是讓他們的丈夫能安心的把工作做的更好,為家少操一點心…這樣的例子在我們這樣的有著悠久文明曆史的國家裏真是數不勝數。

父母的一句謊言,讓涉世不深的孩子臉若鮮花,燦爛生輝;老師的一句謊言,讓彷徨學子不再困惑,更好生長;醫生的一句謊言,讓恐懼的病人由毀滅走向新生…… 善意的謊言不會玷汙文明、更不會扭曲人性。

這種謊不是欺騙更不是居心叵測,這種謊言是理解、尊重和寬容,具有神奇的力量,沒有任何的不純潔。

人生箴言

為人處事,我們要假謊言但決不要真欺騙。因為,欺騙既會危害別人也會危害自己。而出於美好願望的謊言,則是人生的滋養品,也是信念的源動力。它讓人從心裏燃起希望之火,確信世界上有愛、有信任、有感動,因而找到更多笑對生活的理由。善意的謊言,是賦予人性的靈性,體現著情感的細膩和思想的成熟,促使人堅強執著,不由自主地去努力去爭取,最後戰勝脆弱,絕處逢生。

要拿得起不要放不下

“放得下”就是遇到“千斤重擔壓心頭”時能把心理上的重壓卸掉,使之輕鬆自如。生活中不順心事十有八九,要做到事事順心,就要拿得起放得下,不愉快的事讓它過去,不放在心上。其實,放得下不僅是一種覺悟,更是一種自由。

所謂“放得下”,是指心理狀態,就是遇到“千斤重擔壓心頭”時能把心理上的重壓卸掉,使之輕鬆自如,也用來說一個人應該懂得適當的舍棄。

佛家的智慧告訴我們: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心地善良、胸襟開闊等良好的品性,才是健康長壽之本。貪圖小便宜,什麼事情都放不下,終究是要吃大虧的。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可以看作是一個人立身於世所必備的基本能力和素質,也可以看成是關鍵時刻做事所表現出來的個性與態度。它大到可以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戰略舉措,小到一個人日常舉止的每一個細節。它既包括獲取物質財富的絕妙策略,也包括對自我精神的完美塑造。可以說無數成功人士都是精於做人之道的高手,他們紛紛將成就歸功於做人拿得起放得下的策略。

一則故事說,法國人從莫斯科撤走後,一位農夫和一位商人在街上尋找財物。他們發現了一大堆未被燒焦的羊毛,兩個人就各分了一半捆在自己的背上。歸途中,他們又發現了一些布匹,農夫將身上沉重的羊毛扔掉,選些自己扛得動的較好的布匹;貪婪的商人將農夫所丟下的羊毛和剩餘的布匹統統撿起來,重負讓他氣喘籲籲、行動緩慢。走了不遠,他們又發現了一些銀質的餐具,農夫將布匹扔掉,撿了些較好的銀器背上,商人卻因沉重的羊毛和布匹壓得他無法彎腰而作罷。

這時,天降大雨,饑寒交迫的商人身上的羊毛和布匹被雨水淋濕了,他踉蹌著摔倒在泥濘當中;而農夫卻一身輕鬆地回家了。

他變賣了銀餐具,生活富足起來。 這就是拿得起放得下。正如我們人生路上一樣,大千世界,萬種誘惑,什麼都想要,會累死你,該放就放,你會輕鬆快樂一生。

縱觀一個人的人生道路,大都呈波浪起伏、凹凸不平之狀,難怪乎古人要說“變故在斯須,百年誰能持”了。有一個叫秦裕的奧運會柔道金牌得主,在連續獲得203場勝利之後卻突然宣布退役,而那時他才28歲,因此引起很多人的猜測,以為他出了什麼問題。其實不然,秦裕是明智的,因為他感覺到自己運動的巔峰狀態已是明日黃花而以往那種求勝的意誌也迅速落潮,這才主動宣布撤退,去當了教練。應該說,秦裕的選擇雖然若有所失,甚至有些無奈,然而,從長遠來看,卻也是一種如釋重負、坦然平和的選擇,比起那種硬充好漢者來說,他是英雄,因為他畢竟是消失於人生最高處的亮點上,給世人留下的畢竟是一個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