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箴言

合理地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而善於利用時間的人,永遠會有充裕的時間。雖說時間是最不值錢的東西,但它卻是最寶貴的東西,因為有了時間,我們就有了一切。為此,我們要合理的規劃好自己的人生,避免浪費自己的大好年華,用合理有序的步驟去譜寫人生壯麗的篇章。

要尊嚴少要麵子

尊嚴不是麵子,尊嚴是一種精神的升華,是一種可尊敬的身份和地位,尊嚴是依靠自身的努力爭取的。做人要多要尊嚴少要麵子。少一點虛榮,多一些實在,舍棄那些不必要的麵子,你將會獲得輕鬆的生活並擁有無窮的幸福和快樂。

尊嚴是指:尊貴莊嚴;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尊嚴是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而麵子卻不盡然,還要看別人給不給。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有尊嚴的人就有麵子,有麵子的人不一定有尊嚴。

人要臉,樹要皮,人要臉麵這原本沒有錯。但是有些人卻把臉麵與尊嚴片麵地畫上等號,遇事為了爭臉麵,不惜逞強鬥狠,似乎這樣就有了尊嚴。殊不知,尊嚴的真諦是講正氣、重人格等,並非在於爭臉麵。尊嚴不是麵子,尊嚴是一種精神的升華,是一種可尊敬的身份和地位,尊嚴是依靠自身的努力爭取的。

一位中國留美女學生曲小雪,留學美國。到露意絲太太家勤工儉學,在多次受到了令人難以忍受的侮辱之後,她決定辭工。而老太太的兒子銀行家愛德華卻蠻橫地攔住了她,並聲稱,中國人比他最看不起的黑人都不如。事關中國人的尊嚴,曲小雪不卑不亢,針鋒相對:“請不要汙辱我們中國人,我可以告訴你我身邊的一個例子。在我所在的大學裏,我們班有50個讀碩士學位的,可47個都是我們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人。而遺憾的是,你的同胞隻有3個,而且還是倒數三名,但我們沒有看不起他們。”愛德華母子惱羞成怒,竟對弱小的曲小雪進行人格侮辱和毒打,致使曲小雪臏軟骨永久性挫傷、脊椎骨錯位彎曲以及嚴重腦震蕩。

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愛德華母子竟惡人先告狀,告她無理取鬧。無奈之下,曲小雪被迫四處求告。在以後漫長的四年裏,她忍受著病痛的折磨、法庭內外的巨大壓力以及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最後,使這場官司由地方法庭一直打到最高巡回法庭。法庭上,曲小雪以超群的智慧擊敗華盛頓三位大律師“庭外和解”的企圖。法官被迫宣判被告賠償5250美元,並當場向原告賠禮道歉。曲小雪接過支票,向全場抖了抖,義正詞嚴地說:“剛才被告不得不向我公開道歉之後,你們又非常及時地在法庭上公開給我遞上這張支票,你們這樣做,是想造成一種印象:這個中國姑娘之所以曠日持久地堅持要打這場官司,無非就是為了這張支票,讓人覺得錢是這場官司的目的,也隻有錢能為這場官司畫上句號。可你們錯了!至少我這個中國人,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中國人都決不會在你們的美元麵前低下自己高貴的頭!我打這場官司,是為了討回我做人的尊嚴!尊嚴!美元,在我的尊嚴麵前一分不值。見鬼去吧!美元。”曲小雪把五千多美元的支票一點一點地撕碎,拋向法庭的上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每個人都愛自己的麵子。麵子不是尊嚴,尊嚴也不等於麵子。麵子是淺層次的心理需求,尊嚴則是深層次的人格定位。麵子是外表的,尊嚴是內在的;麵子是讓別人看的,尊嚴是給自己留的;麵子是隨時能放下的道具,尊嚴是永不毀滅的精神;麵子是皮,尊嚴卻是骨頭。因此,做人應當多要尊嚴少要麵子。

徐悲鴻為了學習西方繪畫藝術,到歐洲留學。當時的中國,軍閥混戰,貧窮落後,在世界上沒有地位,在外國的中國留學生常受到一些人的歧視。

有一次,許多留學生在一起聚會,一個滿身散發著酒氣的外國學生站起來,惡毒地說:“中國人又蠢又笨,隻配當亡國奴,就是把他們送到天堂裏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鴻被激怒了,他走到這個洋學生麵前,大聲說:“先生,你不是說中國人不行嗎?那麼,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我們比一比,等學習結業時,看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

從此,徐悲鴻學習得更勤奮了。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館去臨摹世界名畫的時候,常常是帶上一塊麵包一壺水,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閉館的時間不出來。法國畫家達仰非常喜歡徐悲鴻,他從這個中國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堅強毅力。他主動邀請徐悲鴻到家做客,在他畫室裏畫畫,並親自給徐悲鴻指導。

有誌者,事竟成。徐悲鴻進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後在幾次競賽和考試中都獲得了第一名。1924年,他的油畫在巴黎展出時,轟動了巴黎美術界。這時,那個在大家麵前大罵中國人無能的洋學生,不得不承認自己不是中國人的對手。

在生活中,不少人往往把家財萬貫、高高在上、才華橫溢稱之為有麵子;犯了錯誤、受到挫折、遭受侮辱稱為丟麵子…… 麵子,占據了人們重要的心理地位,丟失了麵子,心中不爽,就覺得等於丟失了尊嚴,總是把麵子等同於尊嚴。

其實很多時候,少要麵子會活得更自在一些。愛麵子的人實際上是信心不足的表現,往往都是生活在別人的標準和眼光之中,自己的幸福似乎是別人眼裏的幸福,自己的痛苦仿佛也是別人認為的痛苦,全部的生活目標總結起來就一句話:為別人而活著。真正自信的人是不會背負麵子的十字架的。

生活在別人的標準和眼光之中,本身便是一種痛苦、一種悲哀。人的尊嚴是由實力決定的,要靠辛勤的勞動去獲得。法國前總理朱佩在一次視察時,手裏拎著超級市場的塑料袋接受采訪,而且一直拎在手上顯得很自然的樣子,並沒有誰因此而覺得他寒酸,沒有誰覺得他不夠紳士,沒有人認為他丟麵子,相反,人們投給他的都是欽佩的目光。由此可見,尊嚴不是外表所能決定的。

隻要認真思考一下就不難發現,麵子隻不過是一種表麵的虛榮,是虛假的體麵,是異化的尊嚴。講究尊嚴不能依賴於麵子,而應依賴於人格,隻有塑造高尚的人格,才能樹立起人的尊嚴,因為人格是道德品質的體現。家有萬貫,不可忘記誠實信用;滿腹經綸,不可忘記山外有山;資深望重,不可忘記後生可畏;家境貧寒,不可忘記發奮圖強;才疏學淺,不可忘記刻苦鑽研;人在低處,不可忘記力爭上遊;身在高位,不可忘記重任在肩。

但在許多時候,麵子和臉就像孿生兄弟,不分彼此,爭了臉就有麵子,同時贏得了麵子也就露了臉。而有的時候,麵子和臉涇渭分明,各司其職,卻往往要人生出迷惑。有人藏起臉來用麵子去做事,竟能一路暢通;有人厚著臉去乞討給個“麵子”,卻屢屢失敗。因此,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對於麵子的理解與維護必然各不相同。

幸福是一種屬於自我的感覺,隻要自己覺得是幸福的,就是幸福的。反之,如果自己感覺不到幸福,無論在別人的眼裏如何風光,心裏仍然會是一片冰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幸福,關鍵在於是否真正明白,自己一輩子到底要什麼。如果一個人總是得隴望蜀或盲目攀比,那他永遠都不會擁有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人生箴言

麵對生活,有時我們感到一輩子都在為麵子活著,麵子給我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我們常常不堪麵子之苦,麵子之累。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人擺脫不了麵子,過分維護麵子,不願意丟掉麵子。其實,人不應該為謀求表麵的虛榮而操神,不應該為心理失衡而煩惱。

辦事沒必要死要情麵而自討苦吃。大千世界,千姿百態。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官場得誌,商場得意,各有所利,亦有所弊。何不取長補短,趨利弊害。這樣才能塑造出一個良好的人格形象,從而維護自己的崇高尊嚴。少一點虛榮,多一些實在,舍棄那些不必要的麵子,美麗的人生,快樂的生活自然就會到來。

要獨立不要依賴

獨立有利於我們在學習、生活中產生明晰的、不同於他人的思路。學會獨立處事,永遠不要依賴別人,對於別人寄予的希望越少,以後的失望就會越少,尷尬也會越少。克服依賴學會獨立,你的生活會有別樣的精彩。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獨立是什麼意思,是不依賴他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有一部分人,他們離開了他人的幫助,做事時就不知道從何下手,毫無主見。他們將會一事無成,渾渾噩噩的過完一輩子。

傑奎琳的第一個丈夫是美國總統肯尼迪,第二任丈夫是世界船王奧納西斯。盡管她名揚天下腰纏萬貫,但她卻不能容忍兒子約翰日後成為一個花花公子。為此,當約翰11歲時,她就把兒子送到了英國的德雷克島“勇敢者營地”去受訓,學習駕駛帆船、獨木舟、爬山,鍛煉他剛毅果斷的獨立人格。13歲時,她又送他到緬因州的一個孤島上去學習獨立生活的技能,20天的訓練中,不給食物隻給一加侖水、兩盒火柴和一本在野外如何求生的書。當約翰15歲時,傑奎琳再送兒子到肯尼亞的荒野裏自求生存。當約翰中學放暑假時,她又把兒子送去參加“國家戶外學校”的70天訓練,同時,為了更進一步強化約翰的獨當一麵的才能,她又送兒子參加維和部隊,赴危地馬拉從事地震救災工作。

約翰自幼羞怯、自卑、優柔寡斷、對父母的依附性強,而他正是在母親傑奎琳的錘煉獨立人格的家教下,才成為一個自信瀟灑、求索向上、理智節製、圓通練達的青年。約翰於1983年畢業於布朗大學,先在印度工作一段時間,後回紐約擔任42街發展協會副主任,從1996年初始,他又成為美國一家雜誌社的董事長。

由此不難看出,獨立的人格魅力,對於一個人的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不過也曾有人對此提出過質疑,他們在想人是獨立的嗎?人是否有一種本質,是他在任何時代都需要尋求和保持的?或者是每個時代都會賦予個人以不同的本質,人也相應地有不同的體驗和要求?人的思想能否獨立於他所處的時代,尋找一種人之為人的知識?或者人隻是時代毛皮中的虱子,讓毛皮的異味充斥自己的頭腦呢?

其實,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是個人重要性的根本所在。每個人的存在,都是他人所無法替代的,每個人都應認清這一本質。從古希臘到印度再到中國,從斯濱諾莎到笛卡爾再到康德,他們都在思考同一個問題,人是否有一個超越時代、超出曆史的本質?而這一本質是每一個人成為自足之人的條件,是使每個人真正幸福的生活,但這似乎是難以想象的。

人是因為他生活在社會中生老病死而成為人,還是人在尋找到本質之後才成為人?更或者是人隻有在獲得他的本質之後,才獲得他的獨立性?這也就是說,人之所以有能力獲得獨立,就在於他是否曾努力追求過,是否能夠看清真相,以致不必在懵懂於社會沉浮與時代的變遷之中。巧合的是斯濱諾莎、笛卡爾、康德都是單身貴族,當然還有叔本華、克爾凱郭爾、維特根斯坦,他們的獨身主義是否跟他們追求的獨立有關呢?而如果這種人的獨立,隻有在獨身的條件下才能獲得,那麼這種對人的本質的尋求,不就成了個別人的遊戲嗎?事實恐怕就是這樣,這也就是利用哲學終結的原因。

人並不能真正地做到獨立於時代,而時代生活與人的本質之間,則沒有絲毫的必然聯係。沒有人心甘情願地做出犧牲,也不會有人願意靠施舍淒涼度日。再加上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類一代一代地走過,一切都需要從囈呀學語從頭開始。生活充滿了壓力,也充滿了誘惑,即便他潛心向學,也很難學會獨立,因為獨立是在實踐中獲得的。

一般而言,初入職場的新人,都是要從給人做下屬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如果這一步走好的話,可以為你以後的晉升和高就創造條件。單位裏有那麼多的瑣事,上司不可能事事過問。他隻是在宏觀上把握全局,而具體的工作一般都由下屬分工負責。這就需要新職員具備在職責範圍內,獨立工作的能力,關鍵時刻能夠獨當一麵。

趙麗在一家文化公司擔任行政助理,是經理的下屬。經理每天要處理很多的事務,每天給趙麗分配下來的任務也很多,她在經理分配工作的時候,總是拿著筆記本把經理安排的工作一件件的記清楚,遇到工作不明白的地方就立刻詢問。她總是很有條理地完成經理安排給她的任務。

經理有一次很著急,讓趙麗馬上給一家與他們長期合作的公司老總發份傳真,大致意思是對方很不守信用,以後要與他們斷絕往來。趙麗明白,兩家公司雖然互相有不滿的地方,但合作還算順利,還沒有到老死不相往來撕破臉的地步。當看到怒發衝冠的經理時,她認為現在勸也沒有用,也沒有立刻發傳真,而是在快下班的時候問經理,那份傳真還需不需要發,經理卻對她說:“謝謝你,小趙。”

趙麗的辦事能力很快得到經理的認可,不久就晉升為部門經理了。趙麗就是因為能在充分理解上司意圖的基礎上,按照上司的意圖辦事而升職的。因此來說,若想提高自己獨立做事的能力,就要多動腦子,多從實踐中尋求經驗,那樣才可快速的成長起來,獨立起來。

做人和做生意是一樣的,都要講究方法。當你下定決心做某事時,也會某些貴人會在你成長生涯中幫上忙,但這也僅僅是眾多過程中的一部分,最終的結果還是要靠自己完成的,正如下麵的這個故事所講的道理一樣:

某人在屋簷下躲雨,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這人便說:“觀音菩薩,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

觀音說:“我在雨裏,你在簷下,而簷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這人聽完後,立刻跳出簷下,站在雨中道:“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說完便走了。

第二天,這人又遇到了難事,便去寺廟裏求觀音。剛走進廟裏,他就發現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而且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毫不差。

這人便問:“你是觀音嗎?”

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

這人又問:“你既是觀音,為何還要拜自己呢?”

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不過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在生活中,避免失望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抱有希望。這樣的話有取巧之嫌,沒有希望當然不會失望。就如沒有得到過,便不會失去一般。可是,細細品來,還真有玄機藏在裏麵。

人總是容易養成依賴別人的習慣,大概是因為有人可以依賴,自身就會感覺很輕鬆。所以在事情發生前,如果想到有誰可能會幫著解決,就永遠不會著急。究其根源,應該是一種懶惰心理,希望所有的事情都有人代勞。

這樣的習慣一旦養成,對突然遭遇的失望就會很憤怒。並不會想到,別人肯幫你那是對你的關心愛護,不肯幫你也是別人的權利,渴望幫助的人,並沒有什麼權利去責怪不肯讓你依賴的人。

所以說人要自食其力,凡事先看看自己能不能做。不能做不如不做,也不要去要求別人來幫助你做。即使有個人在你沒有提出要求的情況下,體貼細心地幫你做了,也不要以為那就成了別人的責任了。要盡快道謝,還可尋找機會也為別人做一次沒有要求的幫助。

學會獨立處事,永遠不要依賴別人,對於別人寄予的希望越少,以後的失望就會越少,尷尬也會越少,另外還有可能會收獲一些驚喜。

人生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