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自然界要講生態一樣,文化也要講生態。由於文化建設越來越重要,而文化建設關鍵在於文化生態的建設,因此,運用鮮活的現實材料,在學理上構建和完善文化生態學,並以此推動文化的發展,其意義是顯而易見的。本書的重要觀點有:(1)提出了文化生態學的定義、特點和體係。即:“文化生態學是研究文化的存在和發展的係統、資源、環境、態勢及發展規律的科學。”文化生態學的特點是以生態學為主要方法的文化學;是以文化為研究對象的生態學;是一門綜合性、交叉性的新興學科。文化生態學的體係即以上述文化生態的係統、資源、環境、態勢和發展規律五個方麵,構成文化生態學的基本框架。(2)闡明了文化生態係統的結構。這一結構是對廣東建設文化大省《綱要》的理論論證和學理定位。批評了珠三角存在的忽視文化的係統性的情況,許多文化主管單位僅從單一的文化類型來建設文化,如僅重視旅遊文化、通俗文化、影視文化等,熱衷於搞與形象工程有關的“花拳繡腿”,也批評了脫離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來搞文化建設的“非生態”觀。以科學發展觀和“代表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為指針,要求從文化的整體上、要素的結構上以及與自然和社會環境的關係上使各種文化類型和各種生態要素有機配合、相互平衡、協調發展,得出珠三角現代化文化的發展戰略,即主導性文化產業的構成和不同類型文化的優化,文化係統與環境係統的優化。特別強調要從“文化鏈”等生態發展觀出發,拓展文化的內在品質和實力。(3)提出了文化資源具有傳統的繼承性、地域性、不可再生性、共享性以及由無到有的創新性等特點,分析了珠三角文化的優勢與不足。提出珠三角除了應當注重保護、開發和利用具有嶺南特色的文化資源外,特別應當重視近代和改革開放史跡的文化資源價值,這些是珠三角的獨特優勢文化資源,卻由於其曆史並不古老,往往被忽視,成了即將被破壞的亟待搶救的文化資源。書中特別重視文化的創生性,主張將潛在的文化資源變為現實的文化資源,並大力提倡自主創新,實現珠三角的文化創新。(4)闡述了文化生態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在肯定珠三角文化環境得到優化的同時,批評了珠三角在文化建設中,常常出現脫離文化環境談文化的現象,使文化孤立發展,甚至使文化環境不斷惡化。最突出的表現是隻有分管文化的領導重視文化,而領導班子整體上對文化不重視,存在抓經濟與抓文化一頭重一頭輕的偏誤。有些分管文化的領導和部門,“管”多於“引導”和“服務”,體製僵化,文化環境不寬鬆。提出文化既需要市場經濟“廣闊天地”的文化環境,也需要扶持帶有公共品性質的公益文化。(5)提出用文化生態學的“態勢”觀進行文化建設。例如文化汙染、文化壓抑、文化入侵等問題,都是文化生態的不良態勢,珠三角處於改革開放的前沿,更應當對此引起高度的重視。文化生態如何保持平衡,以及在平衡中如何實現穩定發展,這是文化生態調控的藝術。提出政府文化管理部門是文化態勢的掌控者、調試者和把關人,應當從提高執政能力的高度來掌握文化生態態勢的調控藝術。特別強調發展文化產業,以及按照科學發展觀建構文化生態運行的長效機製。(6)提出了文化生態學的八條規律。這些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文化學的基本規律和生態學的基本規律在文化生態領域的應用和具體化。作為一種初步的探討,本書嚐試著提出文化生態的八大規律,即存在決定律(文化生態的生成規律)、環境協調律(文化生態的發展規律)、兼和共榮律(文化生態的繁榮規律)、主體需求律(文化生態的動力規律)、疊加增值律(文化生態的能效規律)、基因製約律(文化生態的遺傳規律)、優勝劣汰律(文化生態的競爭規律)、企事互促律(文化生態的市場規律)。認為珠江三角洲的文化建設隻有把握文化生態的內在規律,才能正確處理物質文化、製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間的辯證關係,正確處理好文化生產與文化占有的矛盾、文化占有與文化需求的矛盾,才能合理配置文化資源,協調好文化生態的內外環境,才能正確開展先進文化同落後文化的鬥爭,促進先進文化的發展,克服種種盲目的、短期的文化行為,始終保持文化實踐活動的主動性、前瞻性、科學性和先進性。(7)在文化對社會的促進作用問題上,緊緊抓住珠三角文化與珠三角現代化這一社會發展的總趨勢和主脈搏,研究文化與現代化之間存在著的“生態”的關係。認為經濟社會的現代化是文化生態的最為重要的影響因子,而文化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的推動力量。珠江三角洲的現代化與城市化是統一的進程,而城市就是文化的產物。一方麵,文化是現代化的內容之一和主要軟件,另一方麵,現代化也製約著文化的形態和變遷。珠江三角洲文化的原生態以近代文化為標誌;珠三角文化的新生態以改革開放後的現狀為標誌。而衡量珠三角文化生態是否平衡和優化的標準,乃是珠三角實現現代化的近期和遠期目標所提出的客觀要求。珠三角現代化的進程說明了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以及現代化決定了文化的形態、格局和特征,引起了文化的變遷。珠三角的個案為文化生態學關於文化與外部環境的互動研究提供了實例。本書還力圖在珠三角文化與現代化之間關係的定性特別是初步定量分析的基礎上,製訂適應現代化要求的目前及未來若幹年內珠三角文化生態新格局的建設性規劃藍圖,並用文化生態學理論的方式和珠三角文化生態研究的個案的方式,為其他地區文化生態的發展以及文化的現代化提供借鑒。總之,這部書作為課題的最終成果,目的在於給讀者以理論的啟迪。它提示人們,文化生態學的要義在於樹立科學發展觀,自覺地調整文化結構,科學地整合、開發和利用文化資源,維護社會文化生態的平衡,克服文化生態危機,發揮文化生態的作用,促進社會文明的整體進步,這對於廣東文化大省的建設,對於珠三角整體的文化生態建設,對於其他地區的文化生態的建設,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