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統一的圖書館網絡,能夠加強各係統和各地區圖書館之間的橫向聯係。加強這種橫向聯係,可以互助、互利、互相促進,既有利於充分發揮各個圖書館的作用,也有利於加快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圖書館傳遞知識、傳遞文獻的功能。
建立一個統一的圖書館網絡,是現代科學研究和生產建設的需要。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造成了文獻量的激劇增加。這樣大量的文獻,無論哪一個圖書館都無法也無能力全部收藏,無法全部加工與利用,科學研究和生產建設很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圖書館網絡。有了這樣的網絡,就會使每個圖書館的發展與整個圖書館都把自己的館藏文獻看作是圖書館網絡的統一館藏文獻的一部分,是整個網絡的共同財富。也隻有這樣,才能克服具體圖書館收藏文獻工作中還不同程度存在的盲目性,避免浪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和文獻資源的現象。
建立統一的圖書館網絡,有利於實現圖書館工作現代化。網絡化是現代化的必要條件和基礎。圖書館現代化必須要大量采用計算機、現代通訊技術和其他現代技術設備,它需要更多的圖書館聯合起來,集中人力、財力,共同利用或互相利用現代化設備,最大限度地發揮計算機等設備的作用,網絡化就是以最節約的、高效益的方式進行圖書館現代化建設的有效辦法和最佳途徑。現代化又能促進圖書館網絡化向縱深發展,現代化也必然要求組織上的網絡化與之相適應。
二、圖書館網絡的組織
組織圖書館網絡,就是要把分散在各地區、各係統的各級各類圖書館組織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打破分散單幹、各自為政的局麵。每一個成員館,既是網絡的組成部分,又保持自己相對的獨立性,以便它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獨創性,更好地履行網絡所賦予的職責。這樣,有集中又有分散,有協調又有分工,有統一的計劃又有一定的靈活性,這就是圖書館網絡的基本特點。
圖書館網絡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社會現象,也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必然結果,它必須受到社會製度、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製約。列寧說過,“我們應當利用現有的書籍,著手建立有組織的圖書館網來幫助人民利用我們現有的每一本書,應當建立一個有計劃的統一的組織,而不是建立許多平等的組織”。(《列寧全集》中文版第29卷301頁)我國黨和政府也頒發過一係列有關文件和指示。這些,都是我們建設圖書館網絡的理論依據。
我們必須根據圖書館網絡的基本特點、列寧的論述和我國黨與政府的有關指示精神,按照一定的原則,逐步建設和完善為科學研究與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圖書館網絡。
(一)必須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優越性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在組織圖書館網絡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從實際出發,努力克服國家與地方、地方與地方、係統與係統、館與館之間各行其是、自成體係等弊病,有計劃的、集中的管理圖書館網絡。
(二)組織圖書館網絡應實行地區與係統相結合的原則根據我國圖書館事業結構情況,我國圖書館網絡有國家圖書館網絡、係統圖書館網絡(即“條條”)、地區圖書館網絡(即“塊塊”)等。係統圖書館網絡,是統一的圖書館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成員任務大體相同,館藏文獻相近,便於協調。地區圖書館網絡,包括本地區各類型圖書館。“條條”和“塊塊”必須很好地結合起來,可以交叉組合。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強調建立以“塊塊”為主的地區圖書館網絡非常重要,可以進一步豐富地區文獻,就地就近服務,活動方便,收效更為直接。
(三)突出重點,平衡發展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幅員遼闊,經濟發展不平衡,圖書館網絡建設應該突出重點,平衡發展。首先,在全國範圍內,可選擇北京、上海和重慶作為國家級圖書館網絡中心重點建設。其次,要著重抓好省級圖書館網絡建設,這是全國統一的圖書館網絡的重要基礎,這一級圖書館網絡建設好了,有助於在全省有條件的地區建立圖書館網絡。第三,積極扶持西部地區省級圖書館網絡建設,逐步縮小東西部地區差距,以達到平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