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一項科研成果的誕生,轉移了所有人的視線。
……
科學和神秘,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都差不多,有句話不是說魔法隻是未知的科學麼,嘛,這也不算錯。
要說兩方最大的區別,是他們的目標不同。
神秘側追求的淩駕於一切的強大,是為了超脫。
而科學側追求的則是萬物的真理,也就是一切的起源。
科學家希望作品完美,卻不希望自己變得完美,因為這意味著他們無法再進步,就是這麼個道理。
一個是要超越世界的束縛,一個是要解析世界的構造,也許最後的效果差不多,可是本意卻差著十萬八千裏。
一個未知的宇宙,唔,為了創造‘起源’現在已經差不多毀滅了,這整個過程才是瘋狂科學家關注的焦點。
既然有第一個,是不是就有別的?如何才能到達?最最關鍵的是,這些未知的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這些問題足以讓科學側的人腦洞大開,升起無窮的探索欲。
在經過漫長的探索之後,他們終於有了成果。
存在之力。
聽名字就明白,存在的力量。
這種能量一聽就很高級,事實上,科學側一直認為它是唯一能與命運之力媲美的能量。
這種能量世間萬物都擁有,隻是擁有而已,除了極少數的人可以加以運用,展現出來的力量也不足以讓人滿意。
那麼為什麼科學側還堅信存在之力是至高的能量呢?
因為,他們發現了存在之力的一點小小的運用方法——那就是人的思念。
人類的思念可以一定程度上扭曲現實,全人類的思念甚至可以創造出神明,那麼,更多更強的生物的思念聚集在一起又會發生什麼呢?
宇宙就是這麼來的啊……
創造宇宙其實與天界的誕生差不多,第一步是在虛空中開辟一個點,其後是法則的補完,唔,法則這一塊世界本身的成長就會自動的填補,難的是第一步。
本源的力量至高無上,開辟一個點輕而易舉,至於其餘的生物就白搭了,哪怕是天帝,想要憑一己之力開辟宇宙,也是沒可能的。
還是那句話,一個個體辦不到,一群人就能辦到了。
偌大的天界,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
一個人貢獻出一點存在之力,彙聚在一起開辟原點已然足夠。
當然了,無數人的思念不會平白無故的聚集到一起的,這需要引導,也許隻是無意識的引導。
小說。
電影。
漫畫。
看的人多了,想的人多了,存在之力便會不斷的彙聚,當到達一個界限之時,一個全新的宇宙就此誕生!
這便是為什麼天界的人敢自稱是‘上界’的原因,因為‘下界’,是他們無意間創造出來的。
當然了,下界的人也是擁有存在之力的,所以宇宙的數量是成倍增加的,無數的多元宇宙就此形成。
可是,像天界這樣的世界,自始至終都隻有一個,這也讓天界的所有人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天帝往上,應該還能提升……
無論是科學側還是神秘側,這時候都隱隱感覺到了本源的存在,並同時把這當成了他們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