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悼公和諸侯在柤這個地方與吳國君王壽夢會盟。那時有一個小國,名叫逼陽,占吳、晉兩國間往來要道,常常作梗,成為兩國交通的阻礙。所以晉將荀偃、士匄,提議乘會盟之便,順手牽羊,去討伐逼陽。
晉國的元帥荀罃不讚成他們的提議,說道:“逼陽城池雖小,卻很堅固,不容易攻破。這麼一個小國,我們興師動眾去攻打,要是不能征服它,豈不見笑於諸侯?就算征服了它,也沒有什麼威武可言。我看,還是省事點兒好。”
可是,經不起荀偃、士匄二人再三請求,荀罃隻得允許他們,發兵進攻。諸侯當中,魯、曹等國也出兵同去。四國的兵圍困了逼陽城。
果然不出荀罃所料,逼陽城既非常堅固,逼陽人又守禦很得法,一時急切中竟攻打不下。
逼陽人見諸侯的兵久圍不退,便想出一個計策:大開城門,誘敵兵進城。諸侯的士兵見了,不知是計,爭先搶門。等到有許多兵已經衝進門了,逼陽人在城上,便把千斤重閘放下來,想把諸侯的兵截斷在內。幸虧魯國有個勇將叔梁紇正在門下,他就是孔子的父親。隻見他伸出雙手托住千斤重閘,等門內的兵都退出來了,他才一麵放手,一麵聳身一跳,離開那危險地點。他剛剛站定,隻聽得砰一聲,千斤重閘已經落下了。
這下諸侯的兵攻城更急了。每百人為一隊,分班攻打。隻有魯將狄虒彌不要別人幫助,單身自當一隊。他用一個上麵蒙了堅甲的大車輪,作為盾牌,拿在左手;右手握一支大戟,奔走如飛,向城邊直撲過去。魯國的主將孟獻子見了,不禁點頭稱讚道:“《詩經》裏形容勇士說‘有力如虎’,狄虒彌真可以算是有力如虎的人了。”
逼陽人見魯將耀武揚威,便從城上掛下一匹布來,叫道:“誰敢拉了這匹布,盤上城來?”魯將秦堇父便跑出陣去,喊道:“我來!”他伸手攀住了布,兩手互相調換,好像猴子盤樹一般,一節一節盤上去,一刻工夫,就盤近城堞了。哪知正在這當兒,逼陽人伸出刀來,一刀把布割斷——可不得了,他從半空中跌下地來了!但是他一點兒沒有受傷,若無其事地站了起來,昂頭向城上望著。城上又把布掛下來,他又照樣盤上去,又照樣跌下來。盤上跌下,跌下盤上,這樣共有三次,逼陽人才佩服他的神勇,不敢把布再掛下來了。他回到自己陣裏,把三截斷布給大家看,沒有一個人不稱讚他的勇敢。
諸侯的兵圍困逼陽,有二十幾天之久,還是不能攻下。並且時已夏季,梅雨將下,荀偃、士匄便一同到中軍,稟荀罃道:“天快要下梅雨了,梅雨一下,不會就晴,我們恐怕不便回去,還是現在先班師吧。”
那時荀罃正在中軍帳內靠著幾案養神。他聽了二人的話,不禁勃然大怒,隨手抄起那隻幾案,向二人擲去。二人急閃,那隻幾案在他們中間滾過。荀罃接著又罵道:“當初力主伐逼陽,是你們二人;現在請求班師,也是你們二人。你們既然好大喜功,興師動眾,牽扯進老夫到了這裏,可是一點兒沒有本領,這許多日子,還不能攻下城池。於是又想出一計來,請求我下令班師。我一下令班師,你們便又有話說了:‘都是元帥班師的緣故。要是不班師,逼陽城早就攻下來了。’你們是這個主意不是?我可不會再做你們的幌子!來,由得你們;去,由不得你們。限你們七天之內攻下逼陽城。攻不下,依軍法處分!”
荀偃、士匄二人,諾諾連聲,退出帳來,隻得率領部下,親冒矢石,拚命攻城。攻了四天,總算攻破了。
【博聞館】
曆代將軍名言
曆代的將軍,不僅有過人的勇武和功勳,還有不少動人心魄的傳世名言。
戰國時候,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範蠡、文種幫勾踐複國,成功滅吳稱霸。勾踐要給範蠡高官厚祿,範蠡卻推辭掉,轉而泛舟江湖。範蠡對文種說道:“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意思是說,鳥被打完了,弓就沒有用了;兔子被抓到了,抓兔子的狗就該被殺了;吳國被滅掉了,我這個功高蓋主的將軍就該退隱了,否則隻能和良弓、走狗一樣。漢代的韓信早年幫劉邦打下天下,後來天下安定,韓信因為謀反被誅。韓信臨死時也引用了這句話。
西漢武帝時期,有一個天才少年將軍,他就是霍去病。元狩二年(前121)春,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出擊河西地區的匈奴,殲四萬餘人。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皇帝打算為霍去病指婚,霍去病卻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就是這句豪氣萬丈的話,激勵了後來無數的將軍為國家馳騁疆場。
魏晉南北朝南朝宋的檀道濟因數有大功,被封為司空。元嘉十三年(436),劉義隆生重病,彭城王劉義康執政,他擔心檀道濟會在劉義隆死後謀反,便矯詔召檀道濟入朝。檀道濟剛入朝就被抓了起來。他被抓時,目光如炬,喝了一大杯酒,把頭巾摔在地上說:“乃壞汝萬裏長城。”檀道濟死後,南朝迅速從攻勢變成了守勢。後來“自毀長城”成為了昏庸君主殺害忠臣的常用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