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請受徒兒一拜!”
宛若金庭倒玉柱,宋文寶不由分說,納頭便拜。這等架勢活脫脫地無賴,打蛇隨棍上。
龐憲卻是眼前一亮,機警!果斷!善於把握時機,此子大有前途。
“你拜我為師,所為何來?”
仙道師徒尤重於世俗親情,為徒所累,難成正果者不在少數。更有甚者,慘遭弟子背叛,法寶道書被盜,關鍵時刻應劫仙逝。故而收徒不得不謹慎。
宋文寶兩眼放光,透露著勃勃英氣,“自然是匡扶社稷,救萬民於水火,蕩平世間邪氛!”
說的是那麼的理所當然,仿佛天經地義,讓龐憲都感到有些慚愧。世上永遠都不缺少純粹的正義,隻是在前知大勢麵前,多少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輕歎口氣,龐憲微蹙眉頭,語氣沉緩道:“你心性雖好,卻不是修道種子。不過我與你家長輩有舊,經我引薦已經舉家遷往南疆,我總歸會指點你一條修行明路!”
長平公主朱媺娖眼中閃爍著敏慧靈光,凝聲道:“不知仙長,什麼才是修道根種?”
龐憲張了張嘴,猛然發現自己竟然不能給出回答。
什麼才是修道根種?敬天命,尊天時?自己早就知道峨眉大興,勢不可擋,隻是又怎甘願依附峨眉尾翼。不說峨眉群小霸道獨尊的風氣,單單引領自身入道修真的祖師血仇,就過不了心中關隘。
逆天改命,扭轉乾坤?龐憲自認尚無這份偉力。三仙二老皆是道門群仙領袖,白眉、芬陀、優曇等佛門神僧老尼個頂個的難纏,即便背依穿心師伯和鳩盤婆,又有幾分可能逆轉天地大勢?
因為前世小人物的心性,遇事讓三分,固然少了很多衝突,可也缺少了一股淩雲壯誌。修為雖已臻至散仙之境,仍然沒有培育出笑傲群仙的大氣魄、大格局。
這次中原之行得罪了不少能人異士,大違僻守南疆本意,將來少不得還要和衡山金姥姥等人做過一場。心中未嚐沒有幾分後悔,直至泰山之變,方才實現心靈與境界的蛻變。
曆經歲月長河洗禮,遍覽古往今來人皇祭祀,開拓疆域,禱告天地,胸懷怎不為之壯闊?五帝意念具現,橫貫寰宇,壓覆乾坤,那等聖王氣象,怎不令人人心神搖歎?
相比之下,當世劍仙糾葛反而顯得渺小,變得無足輕重,九天鸞鵬豈會在乎蝸角之爭?
修行不單是法力的提升,心性的淬煉更加重要,直到此時龐憲才由凡人超拔入聖。回顧過往,幾分心酸,幾分後悔。若是重來,再也不會那麼幼稚,有時的謹小慎微反而會錯失良機。
如果自己能夠少些顧慮,披荊斬棘,展露鋒芒,大有機會挽回祖師運數,黃山鬥劍也不會慘敗峨眉三仙之手,五台派也不能落得如今險境,而自己修業也不用步履維艱,就連師叔祖司空湛都敢來算計自己。
飽經磨礪真堅勁,霹靂風雷破空明。滅度諸厄觀自在,魚化龍來雀飛天。
漸漸地龐憲神情變得沉著,堅韌,好似智珠在握,分外從容道:“修真悟道首要明天機運轉,辨吉凶禍福。如此方能避劫,逍遙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