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末路英雄(1 / 2)

元順帝至元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一三六六年,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解決了平生的死敵陳友諒之後,挾連勝的威勢,親率大軍征討最後一個競爭對手張士誠。大軍連破餘杭,殺謝五謝七。至元二十七年正月,大軍直指張士誠的老巢平江,也就是今天的蘇州,雙方鏖戰八月有餘,平江城破,張士誠就擒。朱元璋馬鞭一揮,揮師諸暨。

諸暨守將謝再興,原是朱元璋手下大將,至元二十二年叛朱元璋歸張士誠,誰知喘息不到五年,就迎來了末路窮途。

謝再興眼見大勢已去,倒也光棍,在得到了朱元璋概不屠城的承諾之後,下令開城門投降。他如今孤身一人,老婆兒子孫子都在五年前被朱元璋殺光了,就兩個被擄走的女兒得以幸免

。自知今日必死,抵抗也是無益,卸下戎裝,換上一身布衣,腰挎心愛的破軍寶劍,親自打開城門,緩步出城。

整隊的士兵不絕如縷,快速入城,謝再興視如不見,徑直來到朱元璋的馬前,仰頭看著馬上趾高氣揚的朱元璋說道:“重八兄,一別經年,你可是草雞上架變鳳凰,麵南背北,問鼎天下指日可待,小弟不才,願以一腔熱血為你揮師北上掃平天下壯行。”

朱元璋在馬上定定地注視著腳下的舊相識,半天才緩緩地說道:“老謝,時至今日,你可曾有些後悔?”

目光望遠,遙看西方天際將落的夕陽,謝再興一臉的意興闌珊:“事到如今,說這些又有何益,動手吧,讓我去見我的家人。”

“我他媽的就是弄不明白怎麼回事,”朱元璋手中的馬鞭指點著謝再興,“咱們弟兄處的不錯啊,**的說跑就跑了,**的到底心裏想什麼?豬油蒙了心了?”

“你殺我結義兄弟擄我女兒就不用說了,”謝再興說道:“道不同不相為謀,當初我跟隨徐壽輝起事,就是要趕走蒙古韃子,恢複漢人的江山,拯救漢民出水火。後來追隨於你也是如此,原以為你比他強,可到底還是蛇鼠一窩,如今韃子未除,我們漢人自己先打的不可開交,就是你坐上了江山寶座又能如何?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我要說我不殺你,你還能回來嗎?”朱元璋定定地看著他問道。

“你快些動手吧,”謝再興說道:“自你殺我兄弟,殺我兒孫老妻,我們就是不共戴天的死仇,你當真以為我就是那見異思遷的沒骨氣之人嗎?”

朱元璋瞪眼看著謝再興半天,突然哈哈大笑,說我不殺你,你走吧,我要你活著,看著我怎樣驅除蒙古韃子,恢複咱漢人的江山。我要讓你餘生在無盡的悔恨中備受煎熬。說著手中的馬鞭一指河邊的小路,“你走吧,走的越遠越好,我今天高興,也許我明天就會後悔,派人追殺於你,你最好不要讓我找到你。”

“吳王不可,”朱元璋身邊的謀士李善長和大將常遇春趕緊勸阻,“謝再興老謀深算,武功高強,今日如果放走了他,他日必將後患無窮。”

朱元璋看看一旁默然無語的徐達,微微一笑說道:“讓他走吧,好歹他也是徐元帥的嶽父大人,這個麵子我要賣給徐元帥,如今大勢所趨,形勢再不可逆轉,就讓他在鄉野之間,用無能為力的憎恨為我等樹碑立傳也好。”

謝再興衝朱元璋微微躬身,告聲僥幸,倒背著手沿著河邊的小路施施然漫步而去。“入城,”看著他如此做作地走遠,朱元璋馬鞭一揮,率眾入諸暨城。至此江南戰事告罄,不日就能揮師北上,心中夢想已久日子為時不遠了。

謝再興漫無目的,隻顧一路前行,心中生機全無,隻盼朱元璋後悔,派人前來追殺。但是沒有。直到時近午夜,月色全無,天上繁星點點,他隱約望見前方的山穀深處有一處暈染的光圈閃爍,他抓抓腰間的寶劍,快步朝那個光圈走去。

史書記載,朱元璋和張士誠戰於江南,張士誠兵敗被擒,餘部盡數屠戮,謝再興親弟弟謝五謝七被淩遲處死,唯有謝再興不見死訊,不知所終。

又是一年春來早,柳絮漫天玲瓏鬧,款款入花叢,折枝插鬢角,輕回眸,撓首弄姿,欲語還休,隻對君王笑。

執手相看猶嫌少,軟語溫存行歡好,婉轉蹙娥眉,帶淚強歡笑,見說道:初蕊新紅,君王雨露,從此樂逍遙。

此曲名《調笑令》,講的是青雲大陸前朝的開國君王洪承濤,在春暖花開之際,於玲瓏花叢中,被天席地,白日宣淫,臨幸美女飛雲的故事。作此豔詞小令的,是青雲大陸前朝的一個大大有名的人物,青雲大陸最大的幫派天佑盟的第一任盟主左慈。左慈不但神功奇絕,已達練氣九重的境界,在青雲大陸是神一樣的存在,更兼知識淵博,文采出眾,曾主持修編了青雲大陸的曆法《青雲曆》和律法《天裔仿效》。在青雲大陸特別是天裔居民心中,是頂禮膜拜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