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王佐之才2(1 / 2)

馬超聞言大喜,積在心底多日的陰霾一掃而空,哈哈笑道:“有各位大才出謀劃策,縱然袁紹有百萬大軍也視之如土雞瓦狗!公達此計甚好、甚妙!就依此而行,本將即刻派一得力之人出使劉表,對其大加封賞!”

陳群聞言站了出來,抱拳道:“群不才,願出使劉表,一力促成此事!”

馬超喜道:“有長文出馬,此事定會水到渠成!本將即刻讓天子下詔,封劉表為荊州牧,領鎮南將軍之職,總督荊、豫、兩州軍事,加爵襄陽候!並支援劉表糧草三十萬斛,錢十億!戰馬三千匹!魚鱗凱、黑鐵頭盔五千套,斬馬刀五千把,兩石鐵胎弓三千之數。”頓了頓又道:“長文此去要大張旗鼓,務必讓天下人知道劉表已經投靠了朝廷,本將亦大力支援劉表。”

陳群正色道:“主公放心,此事非同小可,不敢有半分怠慢!”

馬超心裏一動,又道:“荊州不僅有劉表,還有董賊餘孽張繡盤踞在南陽,本將封他虎賁將軍,假節,支援其糧草十萬斛,戰刀鎧甲各兩千套,戰馬一千匹,鐵胎弓一千把,讓其協助劉表負責荊州防禦!”

荀攸點頭道:“主公此舉甚妙,南陽郡為荊州北門戶,亦是洛陽南大門,一旦失守,洛陽便要直接麵對袁紹!適當支援劉表和張繡亦可為主公多爭取一點時間!”

馬超道:“正是如此,張繡麾下有一謀士賈詡,此人有大才,張繡和賈詡若肯全力對抗袁紹,堅持個一年半載絕對不成問題!”

眾人點頭稱是,心裏卻暗暗奇怪馬超怎知賈詡其人,他們久在洛陽,卻也從未聽說過賈詡。製定好了戰略方向,眾人又開始研究細節之事。此番旱災波及範圍極廣,治下關中、弘農、河東、河內等地受災嚴重,連兗州、豫州和揚州南部以及整個徐州和半個青州都有不同程度的災情,荊州除了南陽郡倒是影響不大。

馬超經過幾年的積累,各地府庫存糧滿倉,但要兼濟天下依舊力不從心。經過眾人商議,終於製定出一套可行方案。

首先在各地官府放粥,此舉可保證老弱婦孺餓不死,但想要吃飽也不可能。在此基礎之上,由各縣組織難民進行勞作,實行以役帶賑的模式。不論本地難民還是其它州郡逃過來的流民,隻要有勞動力便可前來參加難民營。主要從事開鑿水利、鋪路搭橋、開荒拓田、修葺城池等基礎建設工作。

勞動的報酬極為低廉,每天隻能帶出一張嘴填飽肚子,除此之外還可以發放少量的糧食。如一個四口之家隻需有一個勞力便可保證全家渡過饑荒之年。不僅如此,馬超還首次啟用女性勞力,如參加縫衣織布等一些手工勞作,報酬則要比男性略低一籌。

這些政策可謂好處多多,在獻出大量糧食的同時,收獲也是十分巨大的。既保證了治下之名安度災年,又可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利國利民。最重要的此舉可以收買民心,吸引南方難民來北方定居,若袁紹、曹操等人救災不利,定會有大量的人口流入冀州和司隸地區。

此消彼長,無形中就占了大便宜,畢竟在以農業為主的封建社會,人口才是關鍵。當然,如此一來所需的糧食就無法估量了,隻能走一步算一步,實在不行還得另想辦法。

接下來就要著手於對付公孫瓚,徹底將幽州收入囊中。因馬超的到來,公孫瓚混的並不如意,內部有劉虞大力打壓,外部有趙雲和張郃虎視眈眈。如今田楷又投靠了馬超,公孫瓚處境更是雪上加霜。

而劉虞因有獨子劉和在朝廷為官,給他兩個膽子也不敢公然反對馬超。曆史上劉虞在幽州追求寬政,勸導百姓種田,開通上穀的胡市,發展漁陽的鹽鐵產業,百姓安樂並積累了不少糧食。青州、徐州的士族和百姓為躲避黃巾之亂,來投奔劉虞的有一百餘萬,都被收留安置。後來,公孫瓚奉命征討張純、張舉叛亂,受劉虞的節度。公孫瓚隻注重自己的部隊強大,放任部曲侵擾百姓,而劉虞注重仁政,很關愛百姓,於是與公孫瓚之間因此出現矛盾。

馬超此前一直沒騰出手來對付公孫瓚,主要原因是沒有借口,畢竟公孫瓚還是大漢之臣,不是說打就能打的。而劉虞在幽州深得民心,若冒然出兵,極易引起民憤,故此,對劉虞隻能采取懷柔政策,升起官職,逼迫其入朝為官,正好可代替病逝的盧植擔任司徒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