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書信(1)(1 / 1)

關於“胡華書信”的說明

胡華生前往來信件很多。他在繁忙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在國內外學術交流以及各種社會活動中的大量信件,從不同角度體現了他的學術思想、治學精神、道德情操等,是很有保存價值的。胡華好友高放教授曾對胡華後人說:“胡華大量的書信很重要,你們應該抓緊搜集整理,時間拖久了就難辦了,損失太大……”在高放教授的建議下,十餘年來,胡華家人精心整理所存信件並陸續征集了部分胡華來往信函。

為擴大收集的廣度,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資料征集辦公室陳夕主任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在《百年潮》雜誌第4期、第5期刊登了“胡華書信資料及回憶文章征集啟事”。繼而,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陳威的提議下,該征集啟事又在《中共黨史研究》雜誌第4期刊登。啟事稱:“胡華教授一生除了豐碩的著述以外,還留有大量的往來書信。這些書信涉及黨史研究的範圍很廣,對全國高校和黨史工作者的黨史研究與教學具有一定的指導性,是記錄反映中共黨史學史的寶貴資料。”自此,學界給予了很大關注,許多收到過胡華書信的人士獲悉啟事,翻箱倒櫃,將收藏了二三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信件寄來(有的還附了詳細的說明),有的則直接送交。中國人民大學檔案館也設法征集和收藏了胡華生前的部分書信。現有158封選入《胡華文集》。

遺憾的是,目前能夠收集到的胡華致函隻是一小部分。胡華的日記等處記載著他發出給某人或某單位的許多信函(如僅1953年6月1日這一天,答複各地讀者來信及其他致函就有16封),由於收信人作古或難以尋找等原因,已無法收集。另外,據了解,胡華生前僅在主編大型叢書《中共黨史人物傳》時,致作者、致傳主知情人、致傳主親屬、致審稿者、致出版者、致有關方麵人士的函件就有數百封之多。如曾擔任《中共黨史人物傳》責編的郭洛夫同誌,在將他自己妥善保存的數十封胡華親筆信件郵寄給胡華後人時,致函說:“有些信件已隨各人物傳傳記書稿歸檔,這僅僅是一部分。”

幾點說明:

(1)書信按寄出的時間順序編排。

(2)信中提供的電話、地址略去。

(3)信中簡化書寫的年份均補齊,如82年補為1982年。

(4)有些胡華致函來源於胡華本人自存的底稿。

(5)為了進行胡華學術思想和學術成果研究的方便,書信部分附上已知寄出但尚未收集到的部分致函的存目以及現存國內外人士致胡華的函件目錄。

(6)有些胡華致函因內容原因,編入了《胡華文集》其他卷,本卷(書信部分)僅示存目,如1987年6月21日就訪美情況致袁寶華校長函(內容見本文集第四卷“對國外研究中國革命史的評述”)。

(7)謹向提供和幫助收集胡華書信的單位和個人致以深深的謝意!

《胡華文集》“書信”編輯組

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