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環境說起,這顆荒星雖然空氣稀薄,但是風暴卻是不小,再加上堅硬的石質地麵,除了極個別的棱角,地麵就是完全光滑的,當然在衛星顯示上,地形還是有起伏的。這樣的地貌特征上,突然出現了一些環狀盆地,而且盆地中央還有個小尖峰,如果隻是地形變化,那也沒啥想法。
兩天前,律明是親眼看到一顆巨大的隕石在空中解體,漫天赤紅色、紫色的流星,一塊正落在自己麵前。再想想環狀盆地,盆地正中的小尖峰,原來這事一直在發生啊!(隕石砸出環狀坑,這是常識,正中有個小尖峰,這是冷知識。小尖峰本身很鬆散,很容易被風吹散,時間稍長,就變矮了。)
撥開碎石,反複尋找,也沒能找到那塊小隕石,律明帶著疑惑,離開了隕石坑,帶著一些疑似物,前往下一個隕石坑。下一個,同樣也沒有。一個兩個也就罷了,居然沒有在任何一個隕石坑裏發現隕石,這用屁股想也有問題啊!
荒涼、寂靜、空曠、神秘……你可以用無數的詞彙來形容這裏,但律明是不會有心情了。在眼蟲的倉體內,帕斯卡雙手在筆記本上飛舞,地表、太空模型一點點清晰;蓧感受到外界濃鬱的魔力,恢複了全盛姿態,正在通關手遊;而律明正在翻看一本醫學書籍,通過異蟲科技生產藥物。
農耕民族,大多數古代人一生的行動範圍不會超過50千米,甚至一生隻是幾個村莊,從這方麵考慮,老子反對戰爭的村國構想確實是有些道理的。當然,現代人的行動範圍也未必大,打工、上學也隻是兩個地區間不停地轉換,生活區域一樣有限,隻是把它拉長了。環境和人相互適應,不僅是文化和知識,還有身體上的,更加適合環境的人,一生中生理狀態平均值會更高,顯得更加健康。專一性的增強代表著普適性的降低,多數人適合於某些環境下生活,並且生活得很好,甚至有從不感冒的“幸運兒”;而某些人,到哪裏都不太適應,卻在長途遷徙中生存下去。重力、濕度、光照、溫度、風力、壓強……沒有一樣不是致死的因素。曆史告訴人類,要麼改變它,要麼適應它!律明自認為一個人是完不成類似於“溫室效應”的偉業,那就隻好適應它了。
醫學告訴我們,無論病症多麼複雜,隻要它能在活人身上出現,追根究底,往往是一批同型號的“小齒輪”出了瑕疵。難的是找出它,補好它。咳嗽、發燒、頭疼腦熱,四肢無力,大小便不暢……病痛如同跳蟲一樣廉價且源源不斷。通過控製飲食、氧氣、生活作息以及光照(光照很重要,不信問問養雞場)等等措施後,九成的病痛開始減退,雖然依舊比不上活蹦亂跳的跳蟲,但也能把“工作”堅持下去。對於“工作”這個詞彙,蓧是很不理解的,在她的世界裏,戰鬥、享受才是生活。律明所做的事,性質上和微軟是一樣的。四肢乏力,喂點藥,還不好,打個某某某素補丁,提高身體XX生產量;精神萎靡,先測試哪個環節出錯了,然後打個XX激素補丁。
微軟補丁史告訴我們,漏洞是不會滅亡的,同樣,疾病也是永遠不會滅亡的。就這樣,幾艘破船修修補補,穿過了太平洋。在衛星的指導下,終於走出了一個大弧(終於沒畫圓了)。
曆史告訴我們:任何時期,(性)生活也不會停止。這句話目前僅適用於人類這類半文明生物。所以,律明歡快地啃著粉葡萄,手扶著槍,將要進入正題,隔著肉膜牆壁傳來咚咚咚的聲音,打斷了兩人的肢體交流。隔壁就一個人,能幹什麼?難道是仰日天、俯日地、坐著日宇宙?咳咳,律明還是很有節操的,日XX什麼的內涵還是不懂的。
耳朵貼著肉膜,細微的絨毛貼在臉上癢癢的,忍著!聽到那邊傳來:“WTF!SHIT!!#¥@#¥&*”
律明打開窗,會心一笑對帕斯卡說:“需要女人嗎?”當然不會是把蓧分享出去了,“美型天使”這種華而不實的生物已經完工了,雖說智商不高,和狗狗差不多,但比起充氣娃娃來,還是強很多的。
帕斯卡嚴肅的說:“衛星,沒了。”
律明的笑容僵固了,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話難以理解,好像大腦皮層休假了,聽得到,卻聽不懂。被蓧搖醒後,才問:“說說具體情況。”
帕斯卡:“先是信號雜亂,我這邊修正跟不上變化的速度,過了十分鍾,就徹底失去聯係了。”
律明:“不再放一個衛星嗎?”
帕斯卡:“我說的就是剛剛放出去的衛星,之前那個也沒了聯係。”
蓧貼在律明背上,伸出玉臂,指這上方說:“重力發生變化了。”
律明:“重力,隕石,隕石坑,我明白了。”意識連接在眼蟲上,眼蟲強大的視覺係統全開,對準天空,一顆星星格外明亮,並且越來越亮!
雙目失神,喃喃道:“完了,完了,一切都結束了。”
(兩千字什麼的,也不想湊了,嘮侃什麼的,也沒有必要,這卷的背景、任務、劇情已經設計好了,下一章,就會進入真實的世界。《罪惡之城》流砂:世界的真相,往往與我們所看到的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