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忌站時重心移動太快。站時重心忽左忽右,彰顯信心不足、情緒緊張、焦慮。麵對學生站穩,表明教師準備充足,有信心上好這堂課,有能力控製整個教學局麵。
6.忌遠離講桌,站在講台的前左角或前右角;“打遊擊”左右來回移動;或者在學生座位行間踱來踱去,不符合禮儀規範和衛生要求。
7.忌教師把雙手交叉抱在胸前或背在身後,這些動作會給學生一種傲慢的感覺。
8.如果站立過久,可以將左腳或右腳交替後撤一步,但上身仍須挺直,腳不可伸得太遠,雙腿不可叉開過大,變換也不能過於頻繁。
9.站立時,忌全身不夠端正、雙腳叉開過大、雙腳隨意亂動、無精打采、自由散漫的姿勢。
二、教師的坐姿
教師的坐姿,是一種靜態造型。端莊優美的坐姿,會給學生以優雅、穩重、自然、大方的美感,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一)教師落座的方法
女教師在落座前應回視座椅,右腿退後半步(視麵部朝向而定),待右小腿後部觸到椅子後,方可輕輕坐下(如著裙裝,需同時整理好)。坐定後,膝蓋並攏,腿可以放在身體正中或一側。如果想蹺腿,兩腿需並緊。女教師若著短裙一定要小心蓋住膝蓋(在講台上需落座的女教師,不適合穿短裙)。男教師落座時,膝部可以分開一點,但不要超過肩寬,也不能兩腿叉開,半躺在椅子裏。
(二)教師坐姿要求
1.頭要端正。不出現仰頭、低頭、歪頭、扭頭等情況。整個頭部看上去,應當如同一條直線一樣,和地麵相垂直。在辦公時可以低頭俯看桌上的文件等物品,但在回答學生問題時,必須抬起頭。在和學生交談的時候,可以正向對方,或者麵部側向對方,不可以把頭後部對著對方。
2.上身直立。坐好後,身體也要端正。需要注意的地方有:
(1)倚靠椅背。倚靠座椅主要用以休息。在教室就座時,不應把上身完全倚靠在座椅的背部,最好不要倚靠。
(2)占用椅麵。在課堂上,不要坐滿椅麵,最合乎禮節的是占椅麵的3/4左右。
(3)身體的朝向。交談的時候,為表示重視,不僅應麵向學生,而且同時將整個上身朝向對方。
3.手臂的擺放。
(1)手臂放在雙腿上。雙手各自扶在一條大腿上,也可以雙手疊放後放在兩條大腿上,或者雙手相握後放在雙腿上。
(2)手臂放在身前桌子上。把雙手平扶在桌子邊沿,或是雙手相握置於桌上,也可以把雙手疊放在桌上。
(3)手臂放在椅子扶手上。當正身而坐時,要把雙手分扶在兩側扶手上;當側身而坐時,要把雙手疊放或相握後,放在側身一側的扶手上。
(三)教師坐姿禁忌
1.雙腿叉開過大。雙腿如果叉開過大,不論大腿叉開還是小腿叉開,都非常不雅觀。特別是身穿裙裝的女教師更不要忽視這一點。
2.架腿方式欠妥。坐後將雙腿相架的正確方式:兩條大腿相架、並攏。忌把一條小腿架在另一條大腿上,兩腿之間留出大大的空隙,顯得過於無禮。
3.雙腿直伸出去。那樣既不雅觀又妨礙別人。身前如果有桌子,雙腿盡量不要伸到外麵來。
4.將腿放在桌椅上。為圖舒服,把腿架在高處,甚至抬到身前的桌子或椅子上,這樣的行為過於粗魯。不允許把腿盤在座椅上。
5.抖腿。坐時,不停地抖動或搖晃腿部,不僅讓人心煩意亂,也給人以不安穩的印象。
6.腳尖指向學生。不管采用哪一種坐姿,都不要以腳尖指向學生,這種做法缺乏禮數。
7.腳蹬踏物。坐下後,腳部要放在地上。忌用腳亂蹬亂踩。
8.用腳自脫鞋襪。在學生麵前就座時,用腳自脫鞋襪,顯然是不文明之舉。
9.手觸摸腳部。就座以後用手撫摸小腿或腳部,既不衛生又不雅觀。
10.手亂放。就座後,雙手應放在身前,有桌子時放在桌上。不允許單手、雙手放在桌下,或是雙肘支在麵前的桌子上,或夾在兩腿間。
11.雙手抱在腿上。雙手抱腿,本是一種愜意、放鬆的休息姿勢,在教室和辦公室不宜如此。
12.上身向前趴伏在講台上。不要在教室中出現上身趴伏在講台上的姿態,顯得無精打采。
13.仰靠椅背,翹起並搖動二郎腿,會給學生傲慢和隨意的印象。
14.漫不經心地手托下巴。
15.懶散懈怠地坐在椅子上轉身板書。
三、教師的走姿
教師在課堂上如果能適當走動,變換一下位置,可以改變學生注視教師的角度,減輕視覺疲勞。教師的走姿要優雅、穩重、從容、落落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