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電源電路分析
將標稱交流電壓施加於電源變壓器的初級繞組時,在次級繞組W1、W2、W3、W4上分別產生18伏、10伏、33伏及5伏的電壓。將這交流18伏整流而產生未穩壓16。經12伏穩壓器的調節後成為12V。整流器將交流10伏整流而產生直流13伏。然後這直流13伏受穩壓器的調節而成為直流5.3伏。產生控製電壓以開動的12伏穩壓器。當按下錄象機或手持式遙控裝置上的操作開關時,或定時器程序開始時,係統控製微信息處理機由定時器微信息處理機接受電源接通命令而在輸出“高”信號,這“高”電壓被施加於穩壓器上。這時接通,將5.3伏穩壓器開動,並將直流12伏和直流5伏供給每一電路。
電壓用以驅動主動輪,磁鼓及裝載馬達。在調諧電路(電壓/頻率合成器調諧電路)中被調節為直流5.6/5伏。這直流5.6/5伏電壓是用以開動定時器微信息處理機和係統控製微信息處理機,解碼器微信息處現機。
直流12伏電源用以操作插座部的集成電路。直流5伏電源是每一電路的主電源。
交流30伏在係統控製部被整流為直流40伏和直流30伏。直流40伏在調諧電路中用以產生調諧控製電壓。直流30伏則被施加於定時器微信息處理機而產生用以驅動熒光顯象管的脈衝。交流30伏作為時鍾計數用的標準脈衝。交流5伏則供電於熒光顯象管的加熱器。
第二節 係統控製部分分析
一、概論
係統控製的機能是調整錄象機中的各種動作時間。這些錄象機動作包括磁鼓馬達和主動輪馬達的控製,磁帶裝載馬達的控製,錄象/放象轉換及調諧器/定時器機能。
這係統控製電路需要使用兩個微信處理機,即定時器/調諧微信息處理機和係統控製微信息處理機。
係統控製微信息處理機的機能如下:
1.根據兩種開關動作(1:機能開關,2:遙控機能開關)和定時器的輸出,將機構,伺服,音頻/視頻操作電路及電源電路等設定為被命令的動作模式。
2.根據機構和伺服電路中故障傳感器所檢驗出的輸出信號,將錄象機設定為停止模式或電源斷開模式,以防止錄象機和磁帶的不正常動作。
3.將錄象機的動作狀態,磁帶的動作狀態,磁帶速度,存儲停止磁帶,計數器,剩餘時間等信息傳達到定時器/調諧微信息處理機,以驅動各種指示燈和數字式多重顯示器。
4.選擇和檢出磁帶速度或並控製。第一,設定磁帶速度。第二,加重或去加重音頻信號和視頻信號。第三,在慢動放象期間按照磁帶速度控製主動輪馬達的間歇驅動時間。第四,在放象期間經由通信總線將數據傳達到定時器/調諧微信息處理機,使數字式多重顯示器中的磁帶速度指示燈或點亮。
5.計算取帶盤旋轉時所產生的帶盤脈衝並用取帶盤脈衝和供帶盤衝算出剩餘時間,然後將這些數據轉換為16畢特的串行顯示符號。(本機不具備剩餘時間顯示機能。)這16畢特串行符號經由通信總線被傳送到定時器/調諧微信息處理機,然後出現於數字式多重顯示器上。
6.在慢動放象期間接受磁頭轉換脈衝和控製脈衝以調節磁帶的間歇驅動時間,並校正磁鼓速度。
7.在快進,重繞,去除磁帶鬆弛等動作期間,產生為驅動主動輪馬達所需的一定電壓。這電壓是對3畢特控製信號施行數字/模擬轉換而產生的。
8.在錄象暫停期間向前和向後計算主動輪(頻率發生器)脈衝以留下正確的後移,使重疊部分局限於所需範圍內。
9.將信號的占空因數設定於約27.5,以錄取指標信號約兩秒(從所錄節目的開始點算起在其他狀態時將占空因數設定於60。(在以往的型式,占空因數被固定為60。在快進重繞動作期間,接受指標信號而把錄象機設定為指標尋找模式。)
10.在裝載和特技放象期間減弱音頻信號。
11.在裝載動作期間禁止放象信號的輸出。
12.每次輸入了電視機廣錄象機電鍵操作時將微信息處理機的輸出倒轉,並用這輸出信號將錄象機(帶有射頻變換器的型式)的甚高頻輸出設定為射頻調製器輸出。
13.每次輸入了線路義調諧器電鍵操作時將微信息處理機的輸出倒轉,並用這輸出選擇(線路)或調諧器輸入信號。
14.決定磁帶的運行方向。
15.用主動輪馬達的動力控製盒式磁帶的插入排出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