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創造世界(1 / 2)

周致遠知道自己任重而道遠,前路更是充滿了艱辛,但他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隻要他推開長生這個大門的一條縫,就會有無數的人往裏麵擠,任何阻擋人們的障礙都將被無情的摧毀。

當看到亞當接受完資料後,征得同意觀看亞當創世之舉的周致遠就通過攝像頭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亞當身上。

隻見亞當備份了當前那個世界,雖然那個世界很“簡陋”,但再怎麼說都是他亞當的第一個作品,還是很有借鑒和紀念價值的。

然後亞當果斷的格式化了量子計算機。之後,亞當為這個先進的機器裝上了資料中提供的專門為虛擬世界定製的Linux操作係統、各種維護軟件。再然後,亞當又提取出作為資料中最主要最重要的部分——第二世界v1.0,並把它布置到了係統之中。

當亞當滿懷希望的運行第二世界後,連接到量子計算機的他便好像進入了一個虛無的世界,當然周致遠是從量子計算機的全息顯示器上看到的。

然後,隻見亞當根據說明呼出了世界的控製麵板,於是一個透明的方框突兀的出現在眼前,上麵有著許多的東西,亞當選擇了最前麵的“創世導航”,於是便進了一個新的界麵,裏麵顯示著即將被創建的世界的基礎類型,大類有科技、神話等,分支和小類就更多了。

亞當當然選擇了科技類的世界。之後又選擇世界的大小和真實程度,雖然亞當的那個量子計算機非常強大,二十年前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在它麵前都隻是像算盤在那超級計算機麵前一樣,但模擬世界需要的運算能力何其強大,這個世界還是十萬倍速的!而世界的大小和真實程度是最決定運算量的,盡管可以通過減小其中一項到無窮小而讓另一項無窮大,但那是理論上的,實際上那樣毫無意義,因此世界的大小和真實程度都是有上限的,比如運行這台計算機上的虛擬世界隻是相當於一個月球,真實程度隻有10%(在科技世界中,物質隻模擬到宏觀程度,即沒有分子原子電子;物理也隻模擬到牛頓的經典力學程度,即沒有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而一些無法解釋的東西如光、電磁波,則隻模擬現象,就像這光雖然可以傳播、可以看到,但無法研究它。在這種真實程度的科技類世界,最多能夠支持蒸汽機程度的科技的存在。),和現實世界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這個世界的空間是由兩個月球般大的一大一小的球形晶壁構成的,大地在小的一個晶壁上,大的一個晶壁則圍住天空,世界就是這個夾縫。

其實為了更“科學”,可以選擇建立有限但無界的世界,這個有限無界或許很難理解,但可以類比一下,生活在球麵上的二維生物,雖然球麵是有限的但它沒有邊界。而這個世界之所以沒有選擇那樣也是無奈之舉,畢竟計算力還是需要節約的,況且世界的真實程度太低,連相對論都沒有,何必需要有限無界這種高維空間層麵的產物,殺雞焉用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