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會展全球化與預警(4)(3 / 3)

(3)建立會展品牌忠誠是使其成為經濟發展的促發劑

會展品牌忠誠之所以是經濟發展的促發劑,是因為會展品牌忠誠者是會展品牌價值的來源,忠誠的購買者能為企業創造利潤。一般來說,會展品牌忠誠者通常隻占全部購買者的20%左右,但其購買量卻往往高達銷售總量的80%。市場調查表明,每減少5%的顧客流失,就能將利潤提高25%以上。會展品牌忠誠者可減少企業的營銷成本,因為維持一個忠誠參展商或受眾,比吸引一個新的參展商或受眾的代價低得多。在銷售渠道方麵,會展品牌忠誠參展商或受眾可產生交易力量,同時有助於吸引新的參展商或受眾,減少競爭壓力,贏得競爭時間。

可以說,參展商或受眾對一個會展品牌的忠誠度越高,以及一個會展品牌擁有的忠誠參展商或受眾越多,該會展品牌的價值就越大。因此,會展品牌忠誠營銷的任務就是不斷提高參展商或受眾的忠誠程度,在維係好已有忠誠顧客的同時,不斷吸引新的參展商或受眾,以不斷擴大忠誠顧客群體。

(4)利用會展品牌聯想創設會展品牌心理優勢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外知名會展企業正紛紛進入中國市場,這對本來就不強大的我國會展企業無形中增加了競爭的壓力。通過會展品牌聯想創設會展品牌的心理優勢,是緩解這一壓力的關鍵。所謂會展品牌聯想,是指參展商或受眾由該會展品牌名稱所能聯想到的一切事物。例如,人們一想到“EMBALLAGE”,就會想到它包裝類的知名展覽,各種包裝都可以在該展會上找到它的去處等;一想到“麥當勞”,就會想到在麥當勞就餐時感受到的親切、友好的服務,標準化的快餐等。

積極、肯定、獨特的會展品牌聯想能為會展品牌的競爭創設心理優勢。具體地說,借助於聯想,能使一個會展品牌與競爭會展品牌相區別,從而為自己開辟一個細分市場,避免與同類產品會展品牌直接競爭。實踐表明,隻有那些與競爭會展品牌具有差異性,並能引起參展商或受眾共鳴的聯想,才能是一個有競爭優勢的會展品牌。會展品牌聯想的差異性是一個會展品牌立足市場的關鍵,失敗的會展品牌往往是因其沒有差異性而失去了發展的動力。那些與參展商或受眾利益相關的會展品牌聯想,正是一個強勢會展品牌的魅力所在。

(5)精細的策劃,完善的服務,打造品牌展會

一個著名的品牌能救活一個企業,而一個品牌化的展覽會,也是一個展覽公司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

1)加強會展策劃,提升展會品位與質量。應該說展覽會籌辦的整個過程,是一個策劃的過程。應該從選定好項目、認真收集有關的信息、準確命題、選定好展會時間、尋找該項目所屬行業的主管部門與權威行業協會等方麵,進行仔細的策劃。而作為展覽會的主辦單位,則還要從如何加強與媒體合作、搞好展會宣傳等方麵進行策劃。通過策劃,可以營造商業氣氛,形成市場聲勢,並利用各種關係與途徑,建立起龐大的展覽營銷網絡,進行廣泛的市場推廣,最終促進目標客戶紛紛前來報名參展。

2)加強參展企業策劃,實現參展目的。通過策劃,有準備地參加一個展會,不僅可以降低參展成本,避免資源浪費,還能增加參展企業的信心,凸現公司知名度,出奇製勝,最大程度地達到參展目的。

2.加強會展人才的培養、培訓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因此必須加強會展策劃、會展設計、會展服務、會展管理等人才的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專業隊伍。展覽服務人才是一種複合型人才,外語要好,信息要通,要具有較強的市場開拓能力與應變能力、組織能力與協調能力。因此,有條件的高等院校應開設會展管理專業,列入國民教育係列,培養會展業專門人才;同時吸引國外高水準的會展公司來國內對我國會展從業人員進行專門培訓、舉辦展覽和興辦合資企業,鼓勵外資投向會展場館和綜合配套設施建設,以便更好地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辦展技能。2012年,教育部把會展經濟與管理、會展設計與藝術錄入本科專業目錄。

此外,還可以邀請國內外專家介紹會展組織、設計等方麵的知識的形式,提高會展從業人員的經營管理技能。加強從業人員的資格鑒定,有計劃、有目的地提高不同層次的會展人員素質。同時,還應該讓一個權威性的會展行業協會不定期地來組織高層次的會展經濟論壇,研究當前會展經濟麵臨的新形勢、新機遇、新問題;應吸取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寶貴意見,提高對會展經濟的理論認識,使會展主辦者能夠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辦展的技能實現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使我國會展業的整體水平邁上一個新台階。

另外,要對參展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工作人員的一言一行,代表著企業形象、企業文化。對參展人員的培訓包括:良好的儀態、禮貌用語、專業素質與職業道德等等,使之成為素質好、效率高、服務優的展會精英。

3.學習國外經驗,合理規劃硬件投入,完善軟件配置

(1)合理規劃硬件投入,參與國際競爭

我國的展覽館規模小、設計落後、前瞻性差是製約營造會展品牌的瓶頸。歐、美、日等國正是看到了展覽業對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政府異常重視展覽業的興衰,許多展覽場館都由政府投資,建成規模宏大、現代化設備齊全的“展覽城”。因此,我國必須調整策略,合理規劃硬件投入,才能適應飛速增長的會展業的需要,並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

(2)提升展會的服務標準與水平,提供專業的展覽服務

展覽服務貫穿於整個展覽會的展前、展中、展後等各個不同的階段,既包括發生在展覽現場的租賃、廣告、保安、清潔、展品運輸、倉儲、展位搭建等專業服務,也包括金融、信息、餐飲、旅遊、住宿、交通、運輸等相關行業的配套服務。國內會展在服務理念與服務的專業化、標準化、人性化、規範化等方麵都有待提高。

1)主辦單位應擺正位置,樹立正確的服務觀念。主辦單位是展覽服務的提供者,參展商、采購者是顧客。因此,主辦單位應擺正位置,想參展商、采購商之所想,急參展商、采購商之所急,隻有通過優質的服務才能形成一個固定的客戶群,牢固樹立自己的地位。

2)展覽服務必須實現服務流程的規範化、標準化。國內很多展覽企業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如在全國率先獲得ISO9000國際質量體係認證的深圳高交會展覽中心,就已經創立了一套包括展覽業務經營、展覽工程、展場租賃、會展物業管理等較為完善的展覽服務體係,在展覽實踐中嚴格按照ISO9000國際質量體係認證流程進行運作,為大型展覽會提供了一流、高效的展覽服務。

3)展會須注重人性,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要以優質的服務,著眼於買家和賣家,做好清潔、保安、會務、交通等協調運作,方便觀眾,營造良好的秩序、環境和氣氛。

4.推行辦展和上崗雙重資格認證製

展覽業硬軟件框架構思確定後,人就是決定性因素,建議在審批辦展權的同時,也像廣告業務一樣推行展覽業上崗資格和立項審查員證製度。展覽業說到底是做服務,做服務的人必須經過嚴格培訓和考核領證上崗。國際博覽會聯盟是由70多個國家和地區加盟的非政治非營利性世界博覽組織,其UFI標誌即代表辦展的質量,經嚴格考查符合UFI章程規定條件的展會,才有緣進入名牌展排行榜。因此,要想加快國際化步伐,中國的展覽業專人接受UFI組織的培訓勢在必行。

5.加強政府調控和行業管理力度

我國的展覽業還處在“初級階段”,辦展的審批職能由政府行使。為此,欲按初級階段的社會、經濟、文化特點來改造展覽業,唯有依靠政府製定法規(如出台《展覽法》、會展服務業行業標準等),強化調控手段,並逐步通過行業放權來實現與國際接軌的過渡。

注釋:

【1】管理學意義上的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是組織外部環境中受組織決策和行動影響的任何相關者。會展中的利益相關者是由會展企業內部的(如雇員),會展企業外部的(如供應商或壓力群體)等組成。具體包括:會展企業所有者和股東、銀行和其它債權人供應商、會展產品購買者和顧客、廣告商、會展管理人員、雇員、競爭對手、地方及國家政府、媒體公眾利益群體、政黨和宗教群體等。

【2】這段話告誡人們,要在事故發生之前采取措施,做到見微知著,防微杜漸。老子認為,事故不會突然發生,在其發生之前早已有所征兆。有遠見的人,能夠看見事故的隱患而將其化解為無形。但如何預先防範事故,卻是一大難點。如果不懂得防微杜漸,不能做到見微知著,事故也會遲早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