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梵唱 第六十二章 小鎮女老板
“翰墨書室”在小鎮的那一頭。
沿著一條小巷走,一路青石板,過兩道巷,再過一條水,一個書室,上掛一塊匾,“翰墨書室”四個字,清清秀秀的,泛著書香,給人一種雅致和素淨。
進屋,就是一個女人。
女人長得很水。所謂的水,是小鎮人誇獎女性的話,大意即水嫩、聰靈的意思,總之,水水的女人,給人一種既美麗又舒爽的感覺。
真的,看到女人那一刻,你也就知道了水是什麼意思。因為女人水,所以生意特好,買書讀書的人很多,尤其那些高中生,都愛去,有的也不僅僅是去買書,去轉一趟,為的是看女人一眼。
因此,女人有了一個雅號,是這些半大小子取的,叫“小鎮西施”。
“去看看吧,很美呢!”有朋友說。
我望著他,滿眼疑惑,問什麼美呀。他說書屋美,人美,書也美。
在他的竭力慫恿下,我去了,是一個雨天,漫天漫地的雨絲兒薄得如簫裏吹出的音樂,幽幽約約的,給人一種清新和明媚。
沿著青石板路,我打著一把雨傘走著。巷子邊是一條水,清亮如銀子一般,細細碎碎地流動著,蜿蜒曲折。沿水而走,按著同學的指示,過了兩道巷子,再過一道小石橋,就到了。門前是一棵槐樹,蔥蘢著一片綠色。槐花開了,星星點點的,如亮亮的珍珠。女人就坐在門旁,一隻腿架在另一隻腿上,腳上一隻高跟鞋一晃一晃的,嫩筍一般,小巧而玲瓏。
看到有人來,女人忙站起來,一笑,問買書嗎?
我紅了臉,忙說來看看,有好的就買一本。
書架上,是一遝遝豎排的書,有《詩經》,有《沈從文集》,還有《魯迅文集》。我問有武俠嗎?她笑笑,側著頭問,怎麼?愛看武俠嗎?眼睛亮汪汪的,有一種探詢,還有一絲疑問,更摻雜著一絲譏笑。
我又一次紅了臉,囁嚅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女人望人,眼睛斜挑,古書中叫睇,是一種媚媚的眼光,如槐花的香味,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讓人的心裏,一地青草,春光繚繞。
女人年齡並不大,二十二三歲的年齡,正是春花柳綠的歲月。
“翰墨書室”的書架上,很少有武俠和其他網絡書籍。一次,一個同學和我一塊兒來到書店。同學問,有網絡流行的那種書籍嗎?
哪種書籍?女人問,眼睛又挑起來,睇著我們,汪汪地流水。
就是——就是——同學不好意思說,我的臉在她的目光下,又一次不由得紅了。
小小的,怎麼想讀那樣的書呢?她愣了一下,懂了;懂了之後臉紅了;接著,就是一聲長長的歎息。
小小的,要好好讀書啊!怎麼有看那種書的心思啊?她又一次歎息,眼中,有一絲惋惜。
幾天後,再去時,女人再不是一條牛仔裙,把一個身子箍得俯仰生姿了。而是一條長的素白的裙子,直蓋到腳麵。臉上,仍笑笑的,很素雅,如一樹槐花盛開。
一次,我到書店買書。還有另一個學生也在買書,他站在一部《餘秋雨文集》前,很長時間。女人走過去,問,怎麼?想買這本書嗎?
那個學生點點頭,又低了頭,他的錢不夠。
能打折嗎?那個學生輕聲問,他還缺兩元錢。
不能打折,這是才進的。女人解釋著,細長的手指彈彈書上的灰塵,典雅的蘭花指,給人一種潔白的美感。
打點折吧,看樣子他真沒錢了。我熟了,也忙替男孩打圓場。
女人笑笑,望望我,又望望男孩,有一會兒,說,這樣吧,明天下午放學後,你來替我打兩個小時工,這本書送你。
我有點愣,小店,有一人足夠了,何必讓人打工呢。
男孩高興地拿著書走了。女人才轉過身,解釋了我的疑問:這樣做,讓他知道掙錢不易,也讓他懂得讀書機會的珍貴。說完,女人望了我一眼。又一次,我紅了臉,默默地走了。
後來,從別人口中,我才知道,女人當年由於無錢輟學,後來外出打工,掙錢回來後,仍念念不忘於書。於是,辦了一個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