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經驗,認清形勢,推動黨校工作科學發展
寧金輝
《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的頒布實施,給黨校教育事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本文結合白銀市黨校工作實踐,就如何貫徹落實《黨校工作條例》、推動黨校工作科學發展,進行一些探討。
一、2000年以來白銀市黨校工作情況及經驗
2000年以來,白銀市各級黨委及黨校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關於加強黨校工作的一係列指示精神,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主線,以教學科研為中心,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努力為黨委中心工作服務、為科學發展服務、為幹部健康成長服務,黨校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
一是在大規模培訓幹部、大幅度提高幹部素質上取得了新成績。2000年以來,白銀市各級黨校以黨政領導幹部和中青年後備幹部為重點,加大對基層黨員幹部的培訓力度,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培訓質量。截至2009底,僅市委黨校、市行政學院、市社會主義學院培訓輪訓各級各類幹部10037人次。
二是在深化教學改革上取得了新突破。建立並完善了以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中心,主要包括理論基礎、世界眼光、戰略思維、黨性修養這四個方麵課程的教學新布局,積極探索實行了“三三製”培訓模式,把課堂學習科學理論與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廣泛開展討論交流有機結合起來,提高了幹部運用科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素質和能力,增強了幹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是在拓寬辦學渠道上取得了新進展。市縣區委黨校先後加掛行政學院(校)、社會主義學院牌子,實行“一套人馬,多塊牌子”的辦學體製,開展國家公務員培訓、經濟管理人員培訓、黨外幹部培訓和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開辦了中央黨校和省委黨校函授學曆教育大專班、本科班,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曆教育教學點,為我市各行各業培養了大批用得上、本土化、實用型人才。
四是在科學研究方麵取得了新成果。始終堅持科研為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服務,密切關注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及白銀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資源型城市轉型中的重大現實問題,加強政策型、應用型研究,在黨建理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生態環境、循環經濟理論、黃河文明等專題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截至2009年底,僅市委黨校完成著作9部,獲得省部級獎2項,完成國家級課題1項,省級課題10項,地市級課題29項,發表國家級論文15篇,省級論文82篇,黨校科研實力大幅度提升。
五是在黨校師資隊伍建設上取得了新進步。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學科研實踐需要為基礎,以引進人才、師資培訓、崗位曆練、在職自修、提高學曆、掛職鍛煉、實踐體驗、考察參觀、學術交流、評先選優等為途徑,著眼於提高素質、改善結構、穩定骨幹、培養後俊,積極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形成了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專兼結合的黨校教師隊伍。
六是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後勤保障上取得了新成績。堅持把改善黨校辦學條件作為黨校工作的重點,市委黨校新建了近7000平方米的綜合教學樓,靖遠、景泰縣委黨校新建了教學樓,會寧縣委黨校依托職教改善了辦學條件。建立了中央黨校遠程教育網站、多媒體教室和電子閱覽室,黨校係統整體辦學實力顯著增強,為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回顧總結近十年來的黨校工作,主要體會有:一是黨校工作必須始終堅持黨校姓黨的原則。黨校的一切工作都要緊緊圍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來開展。二是黨校工作必須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黨校要自覺地服從服務於黨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促進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任務的落實。三是黨校工作必須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事求是是黨校校訓,是黨校必須始終堅持的辦學原則。四是黨校工作必須始終堅持改革創新。改革創新是黨校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黨校教學科研每一項成果的取得都離不開改革創新。以上四點體會,既是實踐經驗總結,也是今後黨校工作必須遵循的原則和要求。
二、黨校工作麵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
認清形勢和任務,是做好黨校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把握黨校工作麵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抓住工作重點,把握關鍵環節,切實增強做好黨校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