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宮中流言初起,君臣暢談天下(2 / 2)

聽了母親的這一番話,依羅雖然心裏覺得有點無稽之談,可回思以前和現在的總總,又覺得在這無稽之談中總能尋點根源出來。“為什麼當初自己的琴音就隻有她聽的明白,為什麼我跟樂天相識在先卻是她得到了玉環,為什麼自己新婚燕爾卻又是她奪了三千寵愛?她仿佛一直纏繞在自己的生活中,一點一點,每時每刻的奪走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

夫人見依羅發呆,於是又說道,“王後一定要注意這女子呀”;

依羅回神盯著夫人的眼睛,“若她真是妖,叫我如何防?若她不是妖,我又該怎麼辦?”;

“這……”,夫人悄悄從袖中取出一串掛珠放在依羅的手中,“你把它好好收著,每日佩戴,這是母親通過一位國戚夫人從西域外族長老那裏求來的,說是叫天珠,這每顆珠子上都有一雙天眼,妖是不敢靠近的,而且還可以弱妖氣”;

依羅攤開手,看著掛珠,“真的嗎?”;

“母親又怎會騙你……”;

……

母女倆寒暄了半日,依羅留母親用了夜食之後,夫人便出宮回府了。

晚上,依羅卸了妝,一身素衣,披散著長發坐在銅妝台前看著母親送自己的掛珠。

“小月,你說母親說的……是真的嗎?”;

“小月不知道……可蘭兒姑娘也不像是……妖呀”;

“若是妖,又怎會被你我看穿?若不是,所有的這一切都無法在我心中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一連幾天,依羅都想著母親的話無法入眠,不知是害怕,還是想找尋辦法,每日隻是緊緊捂著那串天珠,時而發呆,時而歎氣……

話說自從穆蘭兒讓齊王建重新振作之後,齊王每日早朝後,都與薛忌在偏殿或討論國事,或暢談古今。

“寡人昨晚翻閱母後執政時的國策,深感這幾十年大齊國泰民安的不易”;

“是呀,君太後真可謂是女子中的須眉,不僅深知我大齊國態之利弊,而且對其他六國的形勢也予以恰當的掌控”;

“母後執政時奉行六字‘事秦謹,信五國’,對秦國非常謹慎,亦對趙、魏、韓、楚、燕五大國信任,這就是這麼多年來我大齊沒有受到秦國及其他五國威脅的原因之一”;

“恩,說到‘事秦謹’,臣想起了君太後解玉環的故事”;

“嗬嗬,雖然當時寡人年幼,但秦使送玉環的情景還曆曆在目……當年秦王派使者拿著一套玉連環專程送給母後。使者說道:‘吾王聽說齊國的百姓都很聰明,你是一國之後,就更聰明了。聰明的王後。您一定有辦法解開這套玉連環!’。母後小心翼翼的接過玉連環,左看右看,卻不能解開,秦使便站在一邊竊笑。這時,母後突然明白過來,玉連環是玉匠製環時從一塊完整的玉石上雕鑿出來的,再聰明的人都不能解開”;

“是呀,當年秦王出這樣的鬼主意,無非是想淩辱我大齊”;

“好在母後看破了秦王的詭計,便對秦使說道:‘這樣簡單的事,吾齊國的孩童都能辦,不知為何秦王竟會千裏迢迢派使到吾齊國來請教!’。母後說罷,叫侍人取來鐵錘,向玉連環狠狠砸去,破碎的玉石飛散了一地。母後微笑著,神態自若的說,‘這不是解開了嗎?’。

秦使怒氣衝天,‘哪有這樣解玉連環的?你這是蔑視秦王,秦王不會饒恕齊國的’。母後也正色道:‘玉連環是秦王送來請我解的,正是出於對秦王的尊敬,才幫了這個忙。秦王是知書達理之人,怎會對幫助過他的人過不去呢?’。使者無言以對,怏怏地退出了宮”;

“嗬嗬,當年的秦王真是自討無趣”;

“是呀,從這件事上,寡人看得出母後的智慧和她臨危不亂的從容,寡人真是不及呀……但是,王師,寡人也在想,是不是當年母後對秦國過於小心謹慎、忍讓了,才使得嬴政有了今日的天下?”;

“這……”;

“王師但說無妨,你我隻是暢談天下”;

“回陛下,薛忌認為陛下能看穿這一點實屬難得。當年君太後‘事秦謹’的政策雖然為大齊換來了幾十年的國泰民安,可反之也使秦國少了牽製而壯大……恕臣直言,若當年君太後不是對秦王處處忍讓,又能在秦伐五國的戰爭中施加援手,今日可能便是另一番景象”;

“王師說的也是寡人昨晚自思的。雖然母後的中立之策換來了大齊的和平,是不可磨滅的德政,可縱觀今日之天下,似乎當年母後忽略了唇亡齒寒的道理”;

“陛下英明”;

“王師也這樣認為?”;

“是的陛下,雖然現在事已如此,但憑借我大齊的國力,隻要萬眾一心,是有能力抵抗秦國的侵襲”;

“恩,秦王雖已攻取了五國,可十年間戰事連連,不曾休養生息,早已兵潰馬乏。後方供給之地的大部分耕種之人,隻要是年輕力壯的都被征至前線,所以若秦國真的背守承諾,隻要我們跟嬴政打持久戰,他必定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