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低頭看了看木蘭花瓣,“木蘭,你可知我因何歎氣?”;
“大人”,一名侍衛看樂天愣在那裏便上前叫了一聲。
樂天回過神來,帶著侍衛繼續巡視。
夜裏,樂天回到侍衛營自己的住處,脫掉沉重的鎧甲掛在木架上,正欲洗臉,卻低頭看見剛才的那片木蘭花瓣不知怎的竟然粘在自己的靴子上,跟自己回到了這裏。樂天從靴子上取下花瓣看了看,腦海裏竟然出現了穆蘭兒的身影,“木蘭,穆蘭兒……不知你還過得好嗎?”。
突然,樂天仿佛想到了什麼,對著花瓣說到,“難道你是木蘭花仙轉世,前來拯救蒼生?!”。樂天穿著便服急匆匆的走出了侍衛營。
樂天來到薛忌在宮中暫住之處,一進門便說到,“薛內史,我想到辦法了;
薛忌被樂天這一叫,驚的在床上醒過來。
樂天自覺有些失態,忙說到“對不住薛內史,打擾大人清夢了”;
“沒事。郎中令請坐,有何急事找薛忌?”,薛忌披衣下床;
“樂天剛剛想到如果宮中無法幫助百姓解決水患的問題,那麼百姓可以自救”;
“自救?此話怎講?”;
“現在離大婚還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如果現在我們叫百姓自己儲備好一些吃食和沙袋,那麼就可防患於未然”;
薛忌想了想,說“可是……如果告訴百姓水患之事,怕隻怕引起不必要的騷動。而且臨淄城的地勢東低西高,一條東門河直通東門和郊外。如若連降暴雨,東門河水泛濫,東門必定水淹。郎中令可想過,東門都住著什麼人?到時哪裏可以安置這些人?”;
樂天聽薛忌這樣一說,知道自己有些急躁了。
“不過……”,薛忌給樂天倒了一盞茶,“郎中令倒是指出了一條明路。除了百姓自救,其實也再無他法了,隻是當中的細節你我有待斟酌”;
“薛內史也認為此事可行?”;
“恩,明晚開始你我微服出巡,看看城中可有什麼周轉之地好做安排”;
“好,明晚酉時,樂天在西宮門等薛內史”。
第二天傍晚,樂天和薛忌換上便服從西宮門出來。
走在熱鬧的臨淄大街上,薛忌感歎到,“此刻的繁華背後又有誰人知道即將發生的災禍?哎!”;
“樂天每次巡城都覺得世間之事無奈。西門歌舞升平,紅燈高掛,可是東門卻路有餓死骨,一片悲戚之景。這次災禍發生之際,如若無人問津,東門那些難民不知道怎樣生存下去?”;
薛忌看了看樂天,“郎中令真乃良善之人”。
兩人從西門逛至南門,所有的飯館、酒店、商鋪都巡視了一遍,可是都覺得不適合用來安置東門的乞丐。而且薛忌覺得這些商人都是以錢財當祖宗,若無人給錢,他們是不會收留乞丐的。
兩人又行了一會,覺得有些累了,便在南門街角的麵鋪要了兩碗素麵。
“哎,看來是樂天想的簡單了”;
“郎中令不要泄氣,我們還有時間。隻是一路上我還在想另一件事”;
“什麼事?”;
“郎中令提議叫百姓自備沙袋,可是我們又不能泄露水患之事,所以我在想如果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可靠之人,將準備沙袋之事托付此人,在降雨的前一天晚上將沙袋悄悄的置於東門街的狹口處,那麼一旦東門河泛濫,城中其他地方也可以減輕一些損失”;
“薛內史真是設想周到。其實剛剛大人說的時候,樂天心中已有一人,隻是……”;
“郎中令但講無妨”;
“隻是此人是一位姑娘,跟樂天有幾麵之緣,此人善良大義,每天都會為東門的難民送吃食,如若將此事告知與她,我想她必定應承”;
“那好,此事就拜托郎中令大人了。所需的麻布薛忌自有可尋之處,隻要這位姑娘能答應,薛忌必在三日之內將麻布送至姑娘家中”。
“此事到不難,隻是安置之所何處尋”;
“明日郎中令問了姑娘這事之後,可順便看看姑娘可知道什麼地方適合安置這些人的。畢竟市井之民深知市井之事,你我比不得的”;
“也是”;
“趕緊吃麵吧,吃完之後早些回宮休息,明日郎中令任務重大”。
晚上,樂天躺在床上,看著手裏的木蘭花瓣,自言自語道,“木蘭兒……穆蘭兒……你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