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東門橋還披風,繁華背後盡滄桑(2 / 2)

穆蘭兒從紫竹軒回到家,就把剛才的想法告訴了巧兒。

“好呀好呀,姐姐我們明天就可以做點飯菜拿到東門,分給他們。以前爹爹還是太史的時候就做過這樣的事,爹爹說幫人是可以積德的,來世就會有好報”。

晚上,穆蘭兒躺在床上籌劃著明天要做的事情。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想著想著腦海裏又滿是郎中令的身影。在穆蘭兒心裏,拿著手術刀的田峰變成手握長劍的郎中令,除了眉宇間多了些許的硬朗之外,還有那眼中一絲不為人知的滄桑。

穆蘭兒正想著怎麼找機會把錢還給郎中令的時候,突然想起今天郎中令遞給自己那個有些破舊的錢袋。

“他都幫了我三次了,要不我還錢的時候順便做一個嶄新的錢袋送給他吧。可是……我除了會跳舞,哪裏會女工呀?”,穆蘭兒想了想,“巧兒應該會吧”。

“巧兒,巧兒,快醒醒”。

“姐姐什麼事兒呀?都很晚了”,巧兒揉揉眼睛。

“巧兒,你會不會做錢袋呀?”

“姐姐,我要是會做,我們就不用專門上街買了”。

“哦,我還以為你爹娘會教你女工呢”。

“我從小學的是讀書識字,要不就是跟著爹爹學習一些醫術和上山識別藥材,哪裏會做這些,我隻會編蝴蝶扣,還是跟奶娘學的”,巧兒閉著眼睛指了指掛在床頭的那隻蝴蝶扣,翻了個身又睡著了。

“奶娘……對呀,紫竹軒裏那麼多姑娘還有老媽媽,肯定有會做的,明兒去那裏問問吧”。

穆蘭兒也回屋睡覺了。

第二天一大早,穆蘭兒就起來跟巧兒上街買了些麵粉和番薯。回到家裏,姐妹倆做了一大鍋的番薯粥和饅頭,又從隔壁王大娘家借了一輛小木車,中午便推著吃食向東門去了。

到了東門,穆蘭兒和巧兒將食物發給坐在街邊的乞丐們。乞丐們接過食物狼吞虎咽的吃著,穆蘭兒看著他們擦了擦臉上汗水,微微的笑了。

“好心的姐姐”,穆蘭兒的衣角被一個人輕輕的拽了拽。

穆蘭兒一看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小男孩,“小弟弟,有什麼事嗎?”

小男孩突然噗通一下跪在了地上,“好心的姐姐,救救我爺爺吧,救救他吧。他前幾天受了風寒,再加上又沒有吃食,現在已經快……快不行了,姐姐,救救我爺爺吧”。

小男孩邊哭邊跪在地上給穆蘭兒磕頭。穆蘭兒趕緊扶起小男孩,跟著他去了爺爺躺著的角落。

穆蘭兒看見一個瘦的隻剩下皮包骨的老人,蒼蒼的白發蓬亂的遮住了毫無血色的臉,一塊破布勉強遮體,孤獨的躺在一張破舊的草席上,已是昏死的狀態。穆蘭兒看到老人如此的境況,心酸的差點流下淚來。穆蘭兒趕忙叫巧兒過來給老人把把脈,看看還能救不能救。

巧兒摸了摸脈,回頭對著穆蘭兒搖了搖頭說,“脈息已經快消失了,如果能灌下一些米湯,也許還能撐兩天”。

小男孩一聽大哭,跪在老人身邊輕輕搖著老人,“爺爺,爺爺,你醒醒,你不能就這樣丟下孫兒。孫兒已經沒有了爹娘,爺爺不能死呀”。

小男孩的哭聲讓穆蘭兒和巧兒也傷心的流下了眼淚。

“姐姐,可能是我醫術不精,也許爺爺還能救活,姐姐我們去請個郎中吧”。

穆蘭兒點了點頭,把剩下的一些食物給了小男孩後,就跟巧兒急匆匆的去請郎中。

隻可惜,郎中們一聽是給乞丐看病,都不願意出診。隻有一位郎中被姐妹倆說動了,跟著來到東門看了看老人,也隻是搖頭說著跟巧兒一樣的話。

姐妹倆沒有辦法,隻有將紅薯粥的米湯一點一點的給老人勉強灌下。雖然已經回天乏術,但也要盡盡人事,讓老人走也能閉眼,不至於在陰間做個餓死鬼。

晚上穆蘭兒讓巧兒先回家,自己一個人去了紫竹軒跳舞。站在舞台上的穆蘭兒,突然覺得自己的存在是很有價值的,原來還有那麼多人需要自己的幫助,原來跳舞也可以是為了生命的延續。

穆蘭兒每次揮動著衣袖,都覺得責任千金重,自己不再是那些紈絝子弟眼中我見猶憐的舞姬,不再是紫竹軒裏的搖錢樹,不再是隻為了自己能過上好日子的穆蘭兒。穆蘭兒在舞台上穿著大紅羅裙旋轉著,像一團火,燃燒著自己的悲傷與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