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大學作為信息傳播研究領域的學術重鎮,以培養廣播電視領域高層次人才而聞名於海內外,學校在致力於傳媒內容和形式創新研究的同時,也積極建設和發展傳統學科,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就一直是我校的支柱學科之一。外國語言文學學科起源於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建校之初的三大係之一——外語係。自建校以來,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老師們在這片傳媒的土地上默默耕耘,把外國語言文學學科逐漸建設成為中國傳媒大學的支柱學科之一,本學科現有21個本科專業,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教育部非通用語本科人才培養基地1個。本學科根據國家發展的需要,重點建設英語語言文學學科,同時大力發展非通用語種,先後開辦過斯瓦希裏語、孟加拉語、泰米爾語、普什圖語、波斯語、葡萄牙語等23個外語專業,在很長時間內曾是國內高校開辦外語語種最多的院係,直接為國家的外宣和外交工作培養和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

在長期教學科研實踐過程中,本學科凸顯四個主要研究方向:現代語言學研究、英美文學研究、翻譯理論與影視譯製研究和跨文化交際與外語教學研究,產生了大量的創新成果,形成了多語種教學與科研共同發展的學科特色。同時本學科依托學校優勢,突出跨學科教學及科研的特色,站在培養國際傳播人才的高度,從人文社會科學的廣闊視野強化語言、文學和翻譯等領域的研究:在現代語言學研究方向,分析語言現象,探討語言的本質屬性,為外語教學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在英美文學研究方向,將文學普及與文化提高相結合,把影視作品納入文學研究視野,從中國學者的角度出發,研究英美經典文學;在翻譯理論與影視譯製方向,以中外影視作品的翻譯問題為研究對象,探討培養影視翻譯優質人才的可行之路;在外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研究方向,深入研究語言對象國的社會文化及表現形式以及語言使用的適切性等問題。

“已是花繁樹,尤思果滿枝”,本學科的教師在承擔著繁重的全校大學英語公共課和多語種教學任務的同時,在教學之餘,努力從事外國語言文化研究,以綠葉的奉獻精神,默默地烘托著朵朵美麗的傳媒奇葩燦爛綻放。本書收錄的就是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學院的部分教師近年來在語言學、文學、文化、翻譯等方麵研究的一部分比較優秀的學術論文。其內容不僅涉及語言學理論、文學理論和翻譯理論研究等,也有語言教學等應用方麵的研究。本書以理論篇、學習篇和實踐篇為導向,體現了以下兩個特點:一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曆史證明,任何理論隻有與實踐相結合才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開花結果,否則隻能是曇花一現。二是研究角度廣、知識麵寬、洞察力深的多語種研究。力求發現不同民族、語言和文化的不同特點,進而探索人類認知和語言的普遍特性。它充分體現了我校外國語言文學研究的特色,以外國語言本體研究為基礎,語言教學研究、多語種研究和跨學科研究並重,共同支撐中國傳媒大學傳媒信息等學科領域的健康發展。

感謝中國傳媒大學校領導以及學校相關單位的關懷、支持和大力資助,感謝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學界師友,這本書雖然談不上是什麼重要的研究成果,有的文章甚至還存在幼稚之處,但這些都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的點滴記載。學無止境,學術研究更無止境,我們深感從事學術研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我們堅信,在學術的道路上,隻要持之以恒,不斷學習,就會有進步,就會有提高;隻要做到心平如鏡、淡泊名利,就會有收獲。因此我們要一如既往地堅持做下去。

感謝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編輯的熱情幫助,她們在本書出版的過程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由於學術水平的限製,書中不乏不夠成熟和偏頗之處,誠懇希望讀者對書中的缺點或錯誤提出批評,以幫助我們進步,繼續研究。

李佐文

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