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收藏蓄富課(3)(3 / 3)

二、“年代”。年代係指家具生產的日期,不同時期有著不同時期的特征,也就有著不同的藝術價值。所以“年代”是古董家具最主要的價值標準。

三、“工藝”。所謂工藝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家具的結構與造型,另一是家具表麵的裝飾工藝,例如,雕刻、鑲嵌、打磨等。工藝是直接造就器物文化內涵的因素,例如,以“線條”為主要造型手段的明式家具,它體現的是古樸、洗練與典雅的風采。工藝也有一個很普通而又常常被人忽視的方麵,那就是表麵的打磨。打磨到不到位,常常是審度一件家具優劣的重要問題。

四、“門類”。一般來講,分為廳堂家具、書齋家具與臥房家具。其中藝術價值最高的是廳堂家具,其次是書齋家具,臥室家具最初因為它們藏於內房,以實用性居上,藝術性也較差。除上述三類外,還有一類“閨房家具”值得重視,例如“貴妃榻”、“鼓桌”、“鼓凳”、“香幾”、“琴桌”等。

五、“完整性”。要認真看清是否殘缺,是否填過部件,行話稱為“扒散頭”,這些都是影響古董家具價值的要素。

第176天年畫收藏有“錢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居環境的變化,年畫逐漸退出了現代生活,轉而進入收藏領域。加上年畫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收藏意義更是不可小覷。然而,由於國內對於年畫收藏的認識較晚,很多人還沒有留意到年畫收藏的價值,所以年畫被藏界視為“潛力股”,此時正是加入的大好時機。

——北大財富課理念

威風八麵的門神、憨態可掬的娃娃、格調高雅的花鳥……這些過去張貼在普通百姓家的年畫,正在成為收藏界的新寵。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民間美術形式,年畫不僅可以增添過年的喜慶氛圍,同時也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審美傳播、信仰傳承的載體與工具,年畫製作技藝也是一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辭舊迎新的象征物,年畫每年都要更新,雖說品種繁多,但因年代久遠,真正流傳下來的品相很好的年畫已非常少見。縱觀目前收藏市場,哪些年畫才具有更高的升值潛力呢?

一是老木版年畫。因其存量稀少、藝術含量較高而為國內外收藏家一致看好。明末清初的年畫現在已是鳳毛麟角,屬稀世珍品。清末民初的年畫雖然有時偶爾還能看到,但售價也已不低。目前在收藏品交易市場上,如《老鼠嫁女》、《壽星圖》、《瑞草圖》、《觀音送子》、《太白醉酒》等民國初期的老木版年畫一張價格就在500元以上,而清代的每張可達1000至3000元之間。更早期的老年畫,則已成為“可與中國明清珍本繡像插圖相媲美”的藝術珍品了,其市場參考價動輒萬元以上。至於像明代陳老蓮等大畫家所畫的年畫作品至今尚未在收藏市場露過麵,其價值真是不可限量。

二是新年畫。指新中國成立以後發行的年畫,其中尤其是1949年至1966年這段時期的年畫作品價值較高。新年畫涉及範圍廣,深入百姓生活。新年畫裏有很多優秀作品,以抗美援朝、大躍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題材發行的年畫影響巨大。許多大師級的畫家,如古元、李可染、謝之光、石魯、張仃、賀友直等當年都參與了大量的年畫創作,這一時期的年畫在藝術水平上可以說達到了巔峰,如丁漁繪製的《中國人民大團結萬歲》、仇占國繪製的《英雄八連訪大寨》、賀友直繪製的《小二黑結婚》等。這些新年畫的存量也很少了,目前的市場價約為100至200元左右一張,而名家繪製、且發行量少的則可達到上千元一張。

三是“文革”年畫。“文革”時期,曆代留下的老木版年畫,都被當作“封資修”的東西被損毀。“紅彤彤”的宣傳畫全麵取代了傳統的年畫,當時新年的門聯大多是一些毛主席詩詞手跡,而畫麵的內容大都是描繪“文革”時期各行各業人們的工作、生活風貌,這些宣傳畫下麵有的就直接標注著“年畫”二字。與老木版年畫相比,“文革”年畫問世的時間相對較晚,雖說“文革”結束後,這類政治性較強的宣傳年畫大部分也處理了,但相對而言其存世量還稍多一些,目前市場價約為50至100元左右一張,而有些“文革”味特濃的可達到三五百元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