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北京大學最初是以中國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在當時是中國最高的教育行政機關,相當於當今的教育部。在曆史長河中,北大沿承了中國數千年來國家最高學府——太學(國子學、國子監)的傳統,建立之初身兼傳統太學製度與現代大學建置的雙重身份,既繼承了中國古代最高學府正統,又開創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先河。如今的北京大學,依然“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起著承上啟下的楷模作用。身為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北大的發展轉變始終影響著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與中國近百年來的曆史進程緊密相連,現今經過實踐檢驗,沉澱積累下來的教義精髓和人文精華,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新生代的莘莘學子及與時俱進的華夏兒女。
俗話說:“知識創造財富”,而當今對這句話最鮮明地印證非中國的大學莫屬,而最佳印證這句話的當首推北大。根據相關的資料顯示,北京大學在中國眾多造富大學排行榜中數年來一直穩居榜首。繼“院士搖籃”、“社會科學家搖籃”之後,北大也成為“造富搖籃”。
據統計,近十多年來,北大校友中共誕生了數十位億萬富豪,其中不乏登上大陸地區首富榜、個人財富達到百億美元的百度CEO李彥宏;中國互聯網產業十位最有影響力企業領袖之首、因創建中國第一大門戶網絡而被稱作“中國網絡之王”新浪網創始人王誌東;以及“體操王子”、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寧等等。前北大校長許智宏院士曾經說道,社會責任的高低是評價企業家是否優秀的最終標準。北大背景的企業家群體在事業取得成功的同時,以實際行動宣揚一種生活方式,倡導一種精神文化。這些北大走出去的企業家們,除了自身豐富的學識和對人生的感悟外,最重要的就是向人們展示了北大人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獨有的精神魅力。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財富一詞一直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常言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裏的“道”更多就是一種心態和經驗的體現。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對財富的理解都不一樣,有的人認為豐衣足食就是財富,有的人認為別墅豪車就是財富,還有的人認為擁有奢侈品、移居國外就是財富……對於這些人,並不否認你是財富擁有者,但你也許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富有者,因為隻有精神財富才是世代傳揚,無法用物質來衡量的財富。
雷鋒在短暫的一生中助人無數,雷鋒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學習;中國首位太空英雄楊利偉敢於奉獻的精神令國人振奮……而本書要傳遞給世人的,就是一種無形的財富精神,一種實際的聚財理念。這種精神不會讓你被人扣上“暴發戶”的帽子,它會指引你如何正確的聚斂財富,實現人生價值的同時又將這筆無形、無價的財富寶典傳承與後人,福佑子孫後代。本書吸納了北大人對財富的獨到見解,挖掘、擷取了很多北大先哲、當代北大人和各界精英的哲思妙語,並根據寫作需要加入了相應的經典案例,試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讀者,讓北大的精髓在每一個讀者心中得到延續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