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我國“十二五”規劃初啟之年,正趕上國營企業進行產業結構大調整,中央又出台了更寬鬆的財稅政策,加大對中、小、微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本人努力終有回報——總算搭上了這班車。我長期從事成人教育工作,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學曆補償型教育、大學後繼續教育、職業技能型教育、職後素質技能提升教育……到現在才似乎隱隱約約感覺到:我們的這些教育都與市場化條件下的企業成長與發展格格不入,我們隻是在對員工進行的培訓也隻是傳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重複性、充電式的補充教育。而企業真正需要什麼樣的員工、員工又需要什麼樣的崗前知識、技能和企業願景、素質、理念、價值觀?大學後繼續教育又如何使入職員工做到由“學校人”“社會自由”到“職業人”、“職業責任人”的適應與轉變?缺乏真正的認識。
近幾年在企業做培訓教育工作接觸了許多企業發現不少企業不同程度存在這樣的問題:一是現有員工對企業缺乏信任、沒有安全感與企業建立不起牢固的心理契約,特別是“80後”“90後”員工職業發展極其不穩定,“跳槽”現象嚴重,企業“賠了夫人又折兵”,成了“熟練工培訓基地”。二是企業組織結構龐雜執行層管理鬆散指令不暢、執行力弱。三是員工團隊意識淡薄、團隊結構鬆散統一行動力差。
對於上述問題如果不想辦法解決將會使剛剛起步的這些年輕的中小型企業在成長中夭亡,至此便產生了撰寫《組織願景教育》的想法。本書在策劃設計過程中得到了寧夏大學李偉副校長,繼續教育學院,降龍院長、宋建夏書記、程勝利副書記、王殿傑副院長等領導的悉心的關照。寧夏大學王正英教授、周福盛教授給予了熱情支持。寧夏寶豐能源集團人力資源總裁賀滸浜、人力資源部部長呂銳在實地調研、現場培訓、案例支持協調等方麵給予了大力的幫助,付出了辛勤操勞在此一並表示深深的謝意。
在編寫過程中力求做到內容適時、實用。盡量汲取國內外名家、名企成熟的理論、成功的經驗、案例。參考並引用了相關著作的內容;在此深表感謝!由於筆者水平所限其中缺點錯誤在所難免誠懇期盼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
20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