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出奇製勝篇(2)(2 / 3)

優填王與蓮花公主結婚後,摩揭陀國王便派遣大軍數萬,與優填王的軍隊會合,共同討伐阿魯尼王。由於聯軍力量強大,所到之處,敵軍一擊即潰,有的甚至望風而逃。沒過多久,優填王便收複了犢子國失去的全部領土。

負軛氏見大功告成,便帶著仙賜王後回到了犢子國。他們先拜見了蓮花公主,負軛氏向蓮花公主講述了事情的經過。蓮花公主聽完為自己的境地十分憂愁,但她馬上冷靜下來,深深為仙賜王後的獻身精神,為她純潔高尚的品德所打動,她決心履行自己的諾言,讓仙賜王後重得幸福。負軛氏見此情形,他巧於打圃,最後兩位王後決心一同攜手,輔助優填王重振國家。

禮薩?汗驅走外國勢力

20世紀初,英、俄、德等帝國主義國家加緊了對伊朗的爭奪。1907年8月,英、俄達成協議?規定伊朗北部為沙俄勢力範圍;伊朗東南部為英國勢力範圍;這兩個地區之間的地區為中立地區,英俄雙方保留在這一地區獲得租讓權的權利。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列強又一次掀起爭奪和瓜分伊朗的高潮,結果又是英俄得手。這兩國在1915年3月又達成秘密協定,商定戰後由英國占領1907年英俄協定中所劃定的中立地帶,沙俄則得到土耳其的黑海海峽和君士坦丁堡,作為補償。這樣,英俄兩國完全控製了伊朗。在外國控製下,伊朗一片黑暗,經濟蕭條,民不聊生。

麵對國難,伊朗有許多人思索著國家的出路何在。禮薩?汗維就是其中的一個。禮薩?汗是俄國在伊朗建立的軍隊一哥薩克旅中的一個團長。他對伊朗的處境十分擔憂;他更羨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土耳其在凱末爾領導下走上民族獨立的壯舉;如何能使伊朗也像土耳其人一樣呢?

禮薩?汗分析了當肘伊朗的形勢,認為必須依靠哥薩克旅的力量,(後來擴大為師)才有希望成功。這支部隊裝備精良,兵力也強,抓住了該旅的指揮權,就等於抓到全國最重要的一部分兵權。有了兵權,就可以伺機把伊朗從外國的控製中拯救出來。他經過一番權衡,認為俄國靠近伊朗,對伊朗威脅最大,英國人距伊朗遙遠,勢單力薄,兩國雖都控製著伊朗,但彼此間都有矛盾。禮薩?汗覺得他應當依靠英國人先驅趕走俄國勢力,再回來對付英國人。這樣,既可以聯合一個敵人對付另外一個敵人,又可避免兩個敵人聯合起來對付自己。

英國人當時也想在日漸衰弱的伊朗尋找一個合適的代理人,禮薩?汗的想法正符合英國人的心意。1920年8月,禮薩?汗同英國人進行了一次秘密會晤,雙方達成了合作協議,英國人支持禮薩?汗將俄國勢力驅趕出伊朗。之後,禮薩?汗向蘇俄提出要求:俄國軍官在伊朗隻是充當“顧問”,提供谘詢而已,伊朗現在不再需要他們了。這樣,蘇俄的軍官相繼離開伊朗回國了。到1920年11月底,除兩個最高負責人外,所有的俄國人全部撤出了伊朗。為了進一步加強自己的實力,禮薩?汗疏通了才能平庸的哥薩克師長胡馬雍,於1921年2月21日將哥薩克開進首都,發動了不流血的政變。駐防首都德黑蘭的幾千名憲兵和警察,由於英國人的暗中支持,對於眼前發生的軍事政變袖手旁觀,不做任何抵抗。政變後,親英的塞?齊亞丁被任命為伊朗新首相,禮薩?汗則擔任了哥薩克師師長和武裝部隊總司令。之後禮薩?汗進行了一係列國內軍事改革,擴大自己的影響,增強自己的實力。

在自己的實力得到加強之後,禮薩?汗開始向英國人攤牌,他先是清除了軍隊中的英國人和親英分子,接著要求英國人廢除親英的塞?齊亞丁,任命自己為伊朗首相。英國這時雖已後悔,無奈不得不一次次作出讓步。上述計劃實現後,禮薩?汗又向英國扶持的伊朗國王艾哈邁德施加壓力,迫使他任命其弟為攝政,他自己被迫離開丁祖國。英國在伊朗的勢力遭到了很大的削弱。

1925年10月31日,在禮薩?汗首相的示意下,伊朗國會通過決議,決定廢黜愷加王朝。12月12日製憲會議宣布建立以禮薩?汗為首任君主的巴列維王朝。巴列維王朝建立後,伊朗的政治、經濟、軍事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伊朗終於擺脫了英俄的控製成為真正獨立的國家。

利用矛盾,分化敵人,各個擊破,無論從政或禦軍都可采用之策。禮薩?汗利用英俄之間的矛盾,先聯合英國趕走了蘇俄勢力,回過頭來又對付英國,終於使伊朗擺脫了英俄的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