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3 / 3)

“好,你們也要小心。”扶住丈夫的手,花非離不舍地目送蕭書禦、梅心、莫辰旭翻身上馬,絕塵而去。

漸行漸遠的身影,終於消失在視線中。

還站在官道上的蕭蝶樓也長長地歎了口氣,挽過花非離纖細的腰,安心地放下全身的力量輕靠在這溫柔卻堅強的身體上。

知道他在煩惱些什麼,花非離淡笑道:“他是你大哥,能夠明白你想說什麼……你記掛他,擔心他,他都知道……否則,他不會在那年答應來聚蝶樓當個影子般的星隱……也不會任勞任怨地為聚蝶樓拚命,隻因是你在,他才在。”

“他是不是個傻哥哥?”

“在你麵前,他是啊!”

相攜手,同白頭,但願此生無他求。

天子城中,金鑾殿上。

當今天子端坐於龍椅之上,堂下百官均是肅穆之情,早朝已經沉默了半個時辰。

“怎麼……朕不說話,你們也不說話,這早朝之上都要比三更半夜安靜啊?”趙光義狀似無心,卻是暗藏怒氣的聲音響起,把滿朝的官員嚇得出了一身冷汗。“既然你們都不說話,朕就當你們沒有意見!反對的話也不必說了!退朝!”重重地哼了下,趙光義拂袖而起。

“皇上,武功郡王與德王求見!”

滿肚子怒火地回到禦書房,趙光義還沒有停下歇口氣,便聞自己的兩個侄兒分別來問安。雖然,這兩個孩子全是已故先帝的骨血,也是他的親侄兒……但同樣是他兒子元佐繼承皇位的心腹大患……德昭心胸寬大又深得民心,德勳聰慧果敢也是將相之材,他不得不防。甚至,他想遏止這些讓他心神不安的源頭,在還沒有讓他們變得更危險的時候……

被突然冒出的念頭嚇了一跳,趙光義為自己心中的想法感到自責……但他不想讓元佐有任何負擔地接過帝王之位。

像是下了決心,趙光義吩咐近身侍從道:“見,先讓武功郡王侯一會兒……朕先見見德王。然後,去太子太保府請趙普過來……”

待近侍退下,趙光義的臉上已經完全沒有剛剛混合著無奈又不甘的表情,正當壯年的他渾身散發著王者的威武與雍容,眉眼間也是平和而親切的笑意。

“皇上金安。”步入禦書房的趙德勳上前便是大禮參上。

“快快起來!”笑嗬嗬地拉起跪在地上的青年,趙光義道,“這裏又沒有外人,不需如此!德勳,有什麼事嗎?”

“皇上,微臣有事啟奏!”躬身行禮,德王趙德勳上前一步道。

“若是你也來反對朕出兵,就不要奏了!”見著侄兒還是鄭重地向自己答話,趙光義也沉下臉色。

“微臣不敢!”惶恐地雙膝點地,趙德勳忙澄清道,“皇上,微臣並不是要皇上收回出兵高梁河之事!而是另有他事稟告。”

“哦?你不是來反對朕出兵嗎……”聞言,趙光義有點驚訝地說。“是什麼事情要與朕說?”

“微臣覺得皇上在出兵攘外之前,必先安內。”

“安內?此話何講?難不成我朝還不夠平和嗎?”挑高聲音,趙光義反問道。

“請聽微臣一言,皇上久居朝堂之上,忙於治國,可是民間卻不似表麵看來得平靜……”斷了斷話頭,趙德勳暗自揣摩著叔叔的表情,“近來,流傳於街坊之間的傳言也漸漸地變得——變得似假還真了。”

“怎麼講的?”

“說是……在表於天子,在民於江湖。”

“江湖?”

“就是那些所謂的大俠,豪傑。微臣已經稍稍得到些消息,才來說與皇上知曉……江湖人士也是能人輩出的地方,特別是四樓……”

“四樓?給朕解釋清楚!”

“這四樓乃是江湖中的個中翹楚,勢力龐大聚眾而驕!百姓似也忘記是皇上救他們於水火反而受到四樓頂點兒照料便感恩戴德!”趙德勳義正言詞,激憤之情溢於言表。

“如此說來,他們是朕江山的一塊大患了嗎?”沒有馬上下定結論,趙光義又問道。

“是不是大患,微臣並不敢妄言……隻是,防患於未然才不怕萬一呐!”自小就被養在趙光義的身邊,趙德勳相信自己了解這個叔叔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沒錯,他是人就會有身為人的種種情緒與缺點。

況且,他也有自信比那個溫厚的哥哥要更能抓住趙光義的信任。

“朕記下了!”沉吟不過一會兒,趙光義笑道:“有你這麼記掛著,是天下也是朕的福氣呢!來,去陪陪元佐如何?他也許久沒有見到你的麵了,很是想念。”

“那,微臣告退。”

倒也不急著追問結果,聽到此言,趙德勳也就順勢退出房門。隻是,掛在他臉上的笑意,卻讓候著門的侍衛打了個冷戰。

“宣武功郡王進見!”

“日新參見皇上……”躬身行禮,武功郡王趙德昭,字日新。

“不用那麼見外,日新,近來可好?”馬上起身拉過趙德昭坐在身邊,趙光義笑道。如果拋開趙德昭是有力的皇位爭奪者不談,他還是很喜歡這個侄兒的內斂與正直。

“多謝皇上,日新一切都好!”趙德昭回道。“其實,微臣這次來是為了皇上出兵之事……”

“怎麼?你反對?”

“不,皇上已經頒了聖旨,豈能收回?”溫和地安撫似乎有點不高興的趙光義,趙德昭接著說,“隻是,微臣想舉薦有能之士來為我大宋建功立業,另,聖體安康也需要人保護啊!”

一席話,成功地叫趙光義展顏而笑。“難得你有這份心!說吧,朕聽著呢!”

列舉朝中重臣,趙德昭心思細密叫趙光義即喜歡也煩惱。若是他日,元佐與日新同時爭帝位,怕是沒有勝算……“嗯,朕很滿意你推薦的人選,明日就宣旨讓他們參戰。”

“微臣在此先恭祝皇上武運昌隆!”

“好好!”笑著接受,趙光義思索著問:“日新,朕聽到個傳聞,你說說看法,如何?”

“微臣惶恐,皇上盡管問便是。”

“你,可聽過江湖?”

心中一顫,趙德昭沉聲答道:“微臣……不明聖意,望皇上明示。”有種不好的預感,慢慢在他的心中成形。

“好,朕也不打誑語。近日聽說,江湖有四樓,這四樓風評如何?日新你有什麼看法?”

“這,皇上——江湖不同於朝堂,四樓不同於朝臣,本是沒辦法比的事情。皇上既是問了,臣就說點淺見吧!”

“朕聽著,你說。”

“四樓雖是江湖中的翹楚,他們均是不問朝中事的閑人,偶有幫助百姓也是出於義舉。大宋現下太平和樂,江湖也是風平浪靜。”

“沒有人說他們聚眾而傲,有不軌之跡?”

“皇上是不是聽到什麼消息了?”趙德昭反過來試探地問道,“據臣所知,四樓並沒有什麼不規矩的舉動。”

“咳,隻是有些不放心罷了!倒也沒什麼重要,日新可以不用放在心上,隻要專心籌備戰事便可!”

“微臣告退。”

送走趙德昭,趙光義的心已經不再平靜無波。

“傳朕密旨,德王趙德勳明日進見。”吩咐近侍,趙光義忽又想到些什麼,“傳口諭,密旨之中內容由德王親自處理,讓他見機行事。”

此時這邊,趙德昭行色匆忙地趕回自己的郡王府,急急修書一封差人送至敘雅園。

馬雖快,快不過等候已久的伏擊。

信差在遠離官道的小路上,被伏候在此的人馬劫殺。

沾了血跡卻依然能夠看清的信件,被送到德王趙德勳手中。含著冷笑,他緩緩望向窗外的晴空,道:“皇兄,這可是你自己找的……不能怪我……”

把信重新裝到信封內,趙德勳招來侍衛,把已經寫好的回信交於他的手中。那人的臉皮——正是剛剛把信差的臉皮剝下後做的人皮麵具。

“二天之後,把信送回郡王府,你就呆在那裏做內應吧!”

換好朝服,趙德勳喚來隨從——

“備馬,我要麵聖!”

*本文版權所有,未經“花季文化”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