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事調整之後,新換了一位董事長。這位董事長大學畢業,為人仁厚,也有水平和能力。由於在該公司中,那位總經理管了多年生產技術,而別人都不如他的經曆長,所以董事會仍然聘他擔任公司總經理。一開始,總經理熱情積極,工作也著實抓了一些,很討董事長歡心。但由於改變公司經營狀況,勢必要涉及到過去的遺留問題。因此,可以推想,管理工作是難於理順的,而且總經理本性難改,舊的思想意識和工作作風,很快又在經營管理活動中體現出來了。
董事長勤於公司事務,當然很快就有所覺察,但他隻是采取私下交換意見的方式,同總經理討論分析。這樣幫助的結果,他又覺得總經理的作為可以理解,而別人對總經理的不滿意見,是極有成見的反映。於是,就開始了長達幾個月的會上和會下的協調。但是,公司經營卻不見起色,注入的幾千萬元資金快用光了,生產和市場未見實質性的好轉。
董事長在出任董事長之前,曾專門請了一位顧問。按照這位顧問的計劃:首先,確立公司新的發展戰略;隨後,培訓管理幹部,統一思想認識、提高士氣、振奮精神;再隨後,調整機構,健全企業運行機製,完善有關規章製度;最後,即董事長任職後約6個月的時候,實質性地調整人事和幹部隊伍,主要是中上層管理幹部。這種布置,是從該企業的曆史和現狀出發的。
由於總經理的所作所為,到了董事長任職3個半月的時候,盡管公司正忙於理順機製和規章製度,可那位顧問沉不住氣了,在深入調查研究之後,明確地向董事長建議:換掉總經理。作為一個企業顧問,提出這樣的建議,本身就是慎而又慎的事情,可見事情的嚴重性。
董事長同意顧問提出的所有問題和所有分析,但就在“換掉總經理”的決斷問題上下不了決心。董事長對顧問說過這樣一段很動感情的話:“你看他(指總經理)熬了一輩子,好不容易才熬到正處級這個位置上。如果把他撤掉,他這一生就前功盡棄了。這對他是個很大的打擊,咱們也不忍心那樣去做。你看他都五十八歲了,還有兩年就退休了,還是等兩年吧,也讓他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董事長的這番話說得何等動人,他的心真的太仁慈了!然而,由於企業經營迅速滑坡而不見起色,董事長被母公司撤掉了,為此,他也失去了在母公司上層領導眼裏的地位。奇怪但又不奇怪的是,在董事長受到母公司上層批評的過程中,那位總經理上躥下跳,大說董事長的壞話,把一切責任全都推到了倒黴的董事長身上。當然,那位心術不正的總經理也沒有能逃脫失落的命運,他離退休還有一年時也灰溜溜地被換掉了。
那位董事長由於寬仁之心在作怪,該采取行動的時候猶豫不定,以致對那些心術不正者寬仁不斷,自己最終深受其害,事業斷送在那位總經理身上。以此為鑒,對於心術不正者,管理者一定要狠下心來,把該換掉的都換掉。該狠的時候不狠,吃虧的還是自己。
一些優秀的管理者,即使當不得不解雇某人時,他們並不因為內疚而變得猶豫不決,他們很可能平時很仁義、有愛心、關心人,可是一旦要采取堅決措施,便變得雷厲風行,不會顧及太多,從而能夠快速扭轉局麵。
讓員工處在輕鬆的環境中
人與人之間是很容易產生誤會的,更何況是存在等級差別的管理者和員工之間呢?彼此之間更容易產生隔閡。所以,要想避免溝通不暢對管人效果的影響,領導者必須放下身段,營造出自由和諧的交流氣氛,促進組織裏的信息實現順暢交流。
幽默是一種高超的管理藝術
幽默作為一種激勵藝術,在日常的交往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富有幽默藝術的領導、主管周圍,很容易聚集一批為他們效力的員工,員工在與他們的主管共事時,主管的幽默會擺脫許多尷尬情景,使員工保住麵子,並為有你這樣的主管而高興,並為你勤奮工作。
美國曆史上的許多重要人物,如林肯、羅斯福、威爾遜等,都有幽默的好習慣。有一次,林肯與一位朋友邊走邊交談,當他們走至回廊時,一隊早已等候多時、準備接受總統訓話的士兵齊聲歡呼起來,但那位朋友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應退開,這時,一位副官走上前來提醒他退後八步,這位朋友才發現自己的失禮,立即漲紅了臉,但林肯立即微笑著說:“白蘭德先生,你要知道,也許他們還分辨不清誰是總統呢!”就這麼一句簡簡單單的話語,立刻打破了現場的尷尬氣氛。
從管理的角度看,幽默不隻是孩童的把戲,開心的笑臉,它和提高生產效率應該是相輔相成的。競爭的加劇,經濟的動蕩,都會使企業員工麵對著超乎尋常的壓力。對公司而言,如何保持員工的士氣,同時又能激發他們的創造性和“突破桎梏的思維”,顯得比任何時候都重要。
運用幽默進行管理,管理者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據美國針對1160名管理者的調查顯示:77人在員工會議上以講笑話來打破僵局;52人認為幽默有助於其開展業務;50人認為企業應該考慮聘請一名“幽默顧問”來幫助員工放鬆;39人提倡在員工中“開懷大笑”。
一些著名的跨國公司,上至總裁,下到一般部門經理,已經開始將幽默融人到日常的管理活動當中,並把它作為一種嶄新的培訓手段。
幽默的力量還可以融洽人際關係,化解公司的內部矛盾。經濟的衰退使公司不得不麵對裁員問題時,還可以利用幽默化解裁員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美國歐文斯纖維公司曾在新世紀之初解雇了40名員工,考慮到可能由此而引起的種種問題,該公司管理層聘請了專門的幽默顧問,利用兩個月的時間對1600多名員工施行了幽默計劃,在公司內開展了各種幽默活動。結果,沒有出現公司所擔心的聚眾鬧事、陰謀破壞、威脅恫嚇、企圖自殺等可怕後果。
在工作中,我們時常可以看到,有的領導者幽默,做報告時饒有風趣,群眾和下屬們都愛聽;做思想工作時,語言生動,容易入耳入心,群眾和下屬樂於接受;平時和下屬接觸,大家覺得他們可親可愛,願意和他們接近。這樣的領導,必然會贏得群眾的尊重和愛戴,人際關係也會協調得很好,在工作中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說到底,幽默是一個人智慧的表現,是修養、學識等方麵才識的結晶。切莫小看有的領導者隨機發揮的三兩句簡短的幽默的話,它蘊含著言者平時勤奮好學、博覽多識、日積月累的心血。
一個領導者隻有平時善於學習、善於觀察、善於積累,不斷充實和豐富自己,才能真正學會幽默的藝術。
營造出自由和諧的交流氣氛
人與人之間是很容易產生誤會的,更何況是存在等級差別的管理者和員工之間呢?彼此之間更容易產生隔閡。所以,要想避免溝通不暢對管人效果的影響,你必須營造出自由和諧的交流氣氛,促進組織裏的信息實現順暢交流。
要形成一種非常平等、和諧的自由交流信息的氣氛,管理者必須掌握一定的高效溝通技巧。總結起來,其秘訣有三:
1.信任
要進行順利的溝通,企業的管理者應該在企業內建立一種相互信任、和諧溝通的氛圍。管理者應當信任員工,員工也應當信任管理者;員工之間也應當相互信任,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進行融洽的溝通。
著名管理學教授費爾南多?巴托洛梅曾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沒有人完全信任老板,怎麼辦?》。巴托洛梅教授在文章中指出:
(1)對管理者而言,盡早抓住問題是重要的,而找出會使你頭疼的問題的最好方式,是讓你的下屬告訴你。這取決於坦率與信任,但這兩點都有嚴格的內在的局限性。在需要坦率和信任的時候,大部分人傾向於選擇沉默,自我保護,而權力鬥爭也妨礙了坦誠。
(2)管理者必須認真培育信任,應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增進下屬的信任感。同時要注意對信任培育而言極其關鍵的六個方麵:溝通、支持、尊重、公平、可預期性及勝任工作的能力。
(3)管理者還必須注意麻煩要出現時所顯露出的蛛絲馬跡,比如,信息量減少、士氣低落、模棱兩可的信息、非語言的信號以及外部信號等。必須建立一個以適當地使用、傳播及創造信息為基礎的交流網。
今天再讀這篇文章,對照中國企業的管理實踐,你絲毫感覺不到這已經是十多年前的舊文了。似乎巴托洛梅教授正是為中國目前的企業所寫。
有一天,有幾個在企業工作的朋友坐在一起談論巴托洛梅教授的這篇文章,大家都沒有想到,這個小小的私人討論竟然涉及到由信任問題,生發和拓展到諸如對公司的忠誠,公司與員工彼此的價值判斷,組織結構如集權分權模式,授權,崗位職責劃分,信息的對稱度,上下級的微妙關係,信任忠誠與原則的關係,信任與能力,企業文化與製度等諸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