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暮靄沉沉機鋒起(上)(1 / 2)

一行人穿街過巷,很快到了教團下榻的客棧。那是一家名滿京城的老字號,飛簷吊角,雕龍刻鳳。富麗堂皇的大門上是一塊寬闊的額匾:奉天樓。說到這奉天樓,還有一個故事。

據說帝國第一代皇帝威烈帝立國時,看中了中京龍盤虎踞的氣勢,定其為帝都。那時這裏還是一個小小的村落,人口不過數百,威烈帝帶了數十萬的能工巧匠和勞力雜役來到此處,第一天晚上,突然狂風大作,暴雨傾盆,攜帶的行軍帳篷大多被刮的東倒西歪,不蔽風寒。大帝之前曾明令不得擾民,因而即便如此,也無人強借原地農家房舍避雨。

當時一戶張姓的家族族中人口數十,在這個村落也算一個小小的旺族,是遠近有名的磚瓦匠。被大帝體恤民情所感,連夜發動村中老少,隻用了一個時辰,便建起了一幢寬敞的石屋,恭請大帝入住。

說來也巧,就在威烈皇帝住入石屋那一刻,風雨竟然立即消散,從此直到中京城建成,都一直是風雨和順,天隨人願。威烈帝大喜,將此石屋賜名為“奉天居”。而後張氏子孫便一直經營這“奉天居”,經過幾百年風雨,演變成了如今中京的天字第一號客棧“奉天樓”。

而曆代帝君登基後,都會在第二年的七月十五,在奉天樓別院中的“奉天居”石屋內小住一晚,以示不忘先人創業之艱難。

墨玉在門前想到此處,不由得感慨起來。這幾代帝君,早已沒有了立國初的溫良恭簡。今日的大華已然是國勢漸衰。雖然有幾百年的基業支撐,但對四周附屬國的震懾力已大不如前。甚至就在前一年,桑國倭皇公然稱帝。朝廷幾次派兵討伐,卻都因水軍疲弱,無功而返。最後雖然桑國倭皇向華朝稱“兒皇帝”,但華國的威信卻因此大減。

墨玉想到此處,便將這奉天樓的典故說給格格微其尼,後者自然是少不得一些讚揚,卻又順水推舟的給他說了一遍神聖教的典故。譬如神子降臨大地帶領蠻荒中的人民建立神聖帝國,恩澤天下等等。

墨玉當然把它當作故事來聽。卻也不得不感歎這神聖教先人纂寫聖典時一定是用盡了心血,才能寫的如此惟妙惟肖。聽他把神聖教的典故說了個七七八八時,一行人已經走進了奉天樓後院。再向深處,就是奉天樓的別居之一“水月洞天”。這時其他的人都已告退回帶自己的住處了,卻惟獨薇薇安還跟在墨玉和主教的身後。讓墨玉不禁重新估量起她在教團一幹人中的地位來。

不多時候,墨玉與主教在水月洞天前庭的一個小亭子裏落坐。薇薇安則雙手下垂,恭謹的侍立在格格微其尼身後。

“真是好景致啊。”墨玉環視四周的小橋流水,假山花榭,由衷的讚歎道。

“貴國對房屋建築結構布局方麵的研究實在是高深。”

格格微其尼說道。“單單是這個院落,句可以感覺到不尋常的氣息。”

“主教大人是說,一種介乎黑暗與光明之間的感覺吧?”墨玉也不與他客套,直奔主題。“您以為,此次來我大華傳教,功德圓滿,載譽而歸的把握有幾成?”

“這個…

…”主教也不是庸人,以退為進道:“閣下以為呢?”

墨玉微微搖了搖頭,道:“在下以為,很難。甚至說,基本不可能。”

主教不動聲色,薇薇安的臉上卻滿是疑問了。墨玉繼續說道:“信仰這東西,有兩種時候最能接近人心。一是被度之人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走投無路。二是被度之人本身心地純明,還不曾接觸任何精神層麵的感染。可惜兩者在大華都不存在。”

“首先,我大華目前國力強盛,號稱中央之國。二位所在的神聖杜門教皇國雖然號稱富可敵國,但據我所知,教皇國土地有限,似乎隻相當於我大華的一個小城。而根加尼亞大陸目前,似乎已是小國林立,勾心鬥角,也沒有勢力與我大華抗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