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澈停了一下,補充道,“而且其它十位將軍,也未必會都站在太子一邊,一定會有人隔岸觀火,所以,我們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這兩位將軍,做多能帶過來一千多人的禁衛軍,還有剩下的五千的禁衛軍立場不明,想必倒向太子的不會低於一半。
不過軒轅澈並不會懼怕,從戰場中走出來的人,對於重回戰場都是有一種隱隱的興奮,仿佛重新召喚出滲透到血液骨子裏的桀驁之氣。
拿起刀槍就有一種迫人的氣勢。
果然,有些將軍以城中安定為由,把自己手中的兵力分散到皇城中的各個防區,身邊不留一兵一卒。
這樣既表達了自己的立場,也打消了雙方的猜忌——我現在是光杆司令,手中沒有兵,不會對任何人造成威脅。
雙方兵力都不多,在皇城中發生了幾次短兵相接,都沒占到大的便宜,接下來各方的重心開始轉移了。
城中各位皇親國戚,各位朝廷重臣府中都是有侍衛家丁的,雖說不多,但是一家十幾二十個,積累起來,也有一兩千人。
而且這些有頭有臉的人,立場可以左右整個皇城的風向,拉攏這些人也是很有必要的。
雙方相互忌憚,兵力聚集在各自的防區,刻意的拉開了距離。
這一對峙就是三個月的時間。
樂漓兒作為禦王府的盟友,當然現在不僅僅是盟友了,四處遊說,一身絕頂的醫術,讓她大放光彩。
很多王公大臣,朝廷棟梁身患重病被她手到病除,投靠禦王陣營。
當然很重要的因素還是禦王一向名聲遠播,而太子又是個公認的紈絝、殘暴,四處留下惡名。
樂漓兒四處行醫遊說隻是一個引子而已,把很多厭惡太子,又搖擺不定的人搖醒,讓他們認識到怎樣選擇才是最有利的。
作為樂漓兒的好友,林以晴在興國公府中當起了“內奸”,終於讓整個興國公府表明立場,支持禦王一方。
在德高望重的興國公的帶領下,很多朝臣紛紛附和,把家丁組織起來,送到禦王府去。
也有以太尉府為首的一些勢力公開支持太子,主要是這些人原本就是太子一條船上的,現在想撇也撇不清了。
太師府的文太師原本很想拉攏禦王,不惜把自己的女兒文寄瑤獻出來作為引線,希望和禦王府攀上關係。
結果被禦王無情的拒絕了,就連皇上親口賜婚都被禦王無視,堂堂太師府徹徹底底的丟盡了顏麵。一向癡情禦王的文寄瑤聽到消息,把房間砸了個稀巴爛,又哭又鬧,差點把太師府都一把火燒了。
正在這個時候******和禦王黨攤牌了,文太師沒有選擇,隻能站在太子一邊,而且還把女兒文寄瑤送入太子府做妾。
雖然文寄瑤是許過婚約的人,但是大敵當前,為了拉攏文太師,太子還是接納了瘋瘋癲癲的文寄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