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班主任如何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3)(2 / 2)

三要學會健忘。後進生一般有較強的自尊心,教師切不可抓住其不足之處不放,“新賬舊賬一起算”,這樣,教育效果會適得其反。教師要學會“健忘”,不必對後進生的“差”耿耿於懷。教師要豁達大度,為寬容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四要善於運用幽默。對學生的錯誤要寬容,但寬容不是回避,也不要是視而不見,任其發展,而是要巧妙地運用迂回戰術,克服錯誤,這就需要幽默。幽默風趣雋永,又能顯示智慧的光芒,它能在愉快的氣氛中讓學生明白自己的過失。又能暗示應行之道,幽默導致的寬容,具有高度的教育價值。

後進生的課內外輔導五法

後進生的理解、思維、表達、記憶等能力一般都比較低,許多知識都需要經過多次反複教才能接受,因此加強對後進生的輔導尤為重要。對這些學生,重要的是發展他們的智力,也就是培養和發展他們的觀察力、思考力、記憶力、想象力。就教師來說,主要是教會學生學。例如,培養學生學會讀書,就在培養學生讀書的具體指導中,使學生學會對書本的知識內容進行分析、概括,學會發現問題,指出問題,學會檢閱工具書獨立地解決難題;特別是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注重培養學生善於總結自己的學習過程,自覺地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

1.在課堂教學中適當照顧後進生

對他們采取“四優”措施:優先提問,通過讓他們多回答問題,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發展;優先板演,使他們得到多練的機會;優先批改,優先輔導,使他們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達到當堂學習,當堂消化的目的,避免把問題積累起來,力爭新課不“欠賬”。

2.對後進生進行有的放矢的課外輔導

後進生學習上“欠債”多,他們的知識就難以銜接。要注意在課前對後進生補好與本節教學內容有關的基礎知識,為他們掃清接受新知識的障礙,減少學習上的困難。

3.及時掌握後進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輔導

教學中注意抓好每上完一部分內容即進行綜合練習這一環節,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獲得反饋信息,然後按題類分別記下那些尚未弄懂這類題的學生的名字,及時分組進行輔導,並在以後的教學中注意多讓這些學生解答此類題目,通過強化練習,使他們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

4.讓學習好的學生幫助學習差的學生

要注意發揮“小老師”的作用,指定一個成績好的學生和一個後進生組成學習互助組,讓前者督促後者完成當天作業,幫助他理解沒有學透的知識和鞏固所學知識。

5.搞好家校聯係,爭取家長支持,共同提高後進生成績

提高後進生的學習成績,是一項艱苦、細致的工作,但是不改變這部分學生的狀況就不能大麵積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即使在困難的情況下,也要滿腔熱情地關心他們,愛護他們。隻要使他們樹立起自信心和激發起學習興趣。

同時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是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的。

後進生非正式小群體心理掃描

在工作實踐中,我們常常見到一些後進中學生,他們少則三五個,多則十個八個經常湊在一起聊天、嬉戲,組成了相對穩定的帶有較強感情色彩的非正式小群體。這種小群體大致分為三種類型:消極型非正式小群體、波動型非正式小群體和破壞型非正式小群體。

消極型非正式小群體的目標與班集體共同奮鬥目標在總體上是不一致的,所起的作用往往也是消極的,但他們的活動並沒有超出法律許可的範圍,也沒有很嚴重地違反校規校紀的行為。

所以,這類後進生非正式小群體是班集體加以引導和教育的對象。

波動型非正式小群體的目標與班集體目標時而一致,時而不一致,對班集體目標時而關心協作,時而挑剔發難。這

類小群體既有積極作用,又有消極作用,處於一種波動狀態。

破壞型非正式小群體常常無視校規校紀,其成員有嚴重

的打架鬥毆、偷盜、敲詐勒索等惡劣行為,是一批害群之馬.

一旦事發,往往受到勒令退學、開除學籍,甚至勞教等處分

處罰。後進生非正式小群體之所以能形成,主要由如下心理所致:

1.“同病相憐”心理。

後進生非正式小群體絕大多數成員,一是學習成績差,對學習失去信心,缺乏積極性;二是不遵規守紀,經常挨批受訓。共同的“遭遇”,很容易使他們產生一種“同病相憐”的心理,很自然地湊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