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網絡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現代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網絡無處不在,無時無刻不影響人類生活。作為信息傳遞、知識傳播的重要載體,互聯網打破了傳統媒體的時空界限,具有開放度高、信息量大、互動性強等特點,成為影響巨大、最具潛力的大眾傳媒,在新的輿論格局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隨著經濟轉軌、社會轉型,人們的思想和價值觀念更趨多元,社會各階層的利益訴求更加多樣。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必然通過網絡反映出來,成為網上熱議的焦點,一些不滿情緒也往往因為網絡的加熱、渲染、放大,形成強大的網絡輿論潮,反過來對現實社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如何適應網絡時代的挑戰,不斷提升快速應對網絡輿情、正確引導網上輿論的能力,是我們麵臨的一項迫切任務,也是擺在各級領導幹部麵前的一項嶄新課題。

作為領導幹部,首先要高度重視網絡民意,用正確的態度來對待網絡輿情。網絡輿情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廣大群眾訴求表達的一種重要途徑。大量事實證明,充分尊重網絡民意,耐心傾聽不同的網絡聲音,對於我們改進工作、促進發展大有益處。但是,現在有的地方和部分幹部,視網絡輿情為“洪水猛獸”,認為網上的批評意見有損領導幹部的威信、有損當地形象,隻知道采取“封堵”的辦法、“刪帖”的辦法,而不是在改進工作、解決問題上下工夫。這種做法既不能緩和事態、化解矛盾,還可能陷入更加被動的境地。我們應該在網上加強與網民的互動,歡迎群眾建言獻策和監督幫助,這樣既理順了群眾情緒,又對實際工作有所推動。有的地方對網絡輿情表現得麻木不仁,對網絡民意不屑一顧,不及時披露消息,回應網民質疑,長時間在網絡輿論上缺席或失語,導致許多一般性事件釀成公共突發危機。所以,重視網絡民意,學會用網民接受的語言和方式開展網絡交流,是現代領導幹部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功。

作為領導幹部,要善於分析研判網絡輿情,正確處置網絡熱點事件。如何分析、研判和處置網絡事件,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要在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手資訊,了解事情本源和發展趨勢,把握網絡的各種情緒和意見。對於網民提出的各種質疑、各種訴求,要在深入調查、掌握事實的基礎上果斷問責,及時拿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安排。要做到先發製人,搶占先機,及時發出黨委、政府的權威聲音,回應網民的質疑和猜測,滿足群眾的知情權,以客觀公正真實的信息來對衝不實傳言,從而引導公眾做出客觀判斷、采取理性行為,真正做到變被動為主動,變事後處理為事前引導。領導幹部不僅要善於處理熱點事件,還要高度重視網絡輿情的日常預警,做到以小見大,見微知著,防微杜漸。此外,要以處理網絡熱點事件為契機,善於從網民反映的熱點問題中,反思工作體製機製上存在的問題以及管理上的漏洞,將網上熱點事件的處理作為進一步做好工作的動力,這樣才能真正防止不良事件重演。

作為領導幹部,掌握網絡輿論主導權,最根本的是要著力提高溝通和服務群眾的能力。胡錦濤總書記2008年6月在人民日報社考察工作時指出: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成為黨和政府聯係群眾的重要紐帶,通過互聯網來了解民情、彙聚民智,是一個重要渠道。因此,我們要堅持把互聯網作為治國理政的新平台,作為密切聯係群眾的重要方式,將網上溝通作為與群眾聯係的直通車,真正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想方設法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隻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獲得廣大群眾的真心擁護和支持,從而築牢引導網上輿論的社會基礎。

本書收集了100個中外應對網絡輿情的案例,認真總結並點評了其中的經驗教訓,可以說是一本普及網絡知識、介紹網絡輿情的好讀本、好教材,對於提高各級領導幹部應對網絡輿情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