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肥皂書的暢銷形勢,猶如正在高速行駛的火車,即使刹車都還有很大的慣性。要往前麵跑一段路才停得下來。不過由於前方的基礎路況已經坍塌,越往前走就越危險。。。
。
書本來是用來傳播文化知識的,現在卻成了一些人賺錢的工具。
試想,文學充滿了銅臭味,文學還能有文化的含量嗎?沒有文化含量的文學就是在打著文學的旗號招搖撞騙。
網絡文學誕生二十年來,我們的文化沒有進步反而倒退了,國民素質沒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可見我們的網絡文學,隻是占領了文學陣地,並沒有做出貢獻。不但沒有推進中國的文化發展,反而加速了中國文化的衰敗。
假若你是一位理智的人,你願意看到這種現象持續下去嗎?
雖然肥皂書的既得利益者很希望這種怪現象一直持續下去,但是又可不可能呢!
。
可以說維持小器速成的肥皂書暢銷的客觀環境快要失去了,何以說快要失去了呢!因為支撐肥皂書暢銷的粗放經濟快要不行了,粗放經濟一旦走到盡頭。肥皂書暢銷的腳步也就到了盡頭。
既然小器速成的肥皂書是粗放經濟的產物,在粗放經營不能堅持下去的時候,肥皂書也就失去了依附。。。
我們的經濟要獲得新生,就要從粗放經濟轉型成效益經濟。
我們的經濟一旦轉型為效益經濟。那個時候就是經典書的天下了。因為隻有經典書才配得上效益經濟。這就好比隻有美女或才女才配得上英雄一樣。。。
。
在肥皂書失去粗放經濟的支點以後,肥皂書再想暢銷就等於是做白日夢。
其實,肥皂書不能持續暢銷的客觀原因已經開始顯現。比如,以前一些看肥皂書的讀者由於浪費了大好光陰,在該學知識的時候沒有學到知識,因沒有知識而工作失敗,工作失敗又導致了生活的落魄。
如果說在肥皂書剛暢銷的時候,讀者爭相傳播肥皂書的好消息的話。那麼在讀肥皂書的讀者成為受害者的副作用顯現出來的時候。人們必將爭相詛咒肥皂書的壞處。。。
如果說現在讀者上網躲不過看肥皂書的話,那麼今後的肥皂書將躲不過被讀者鄙視的目光。
。
雖然今後的肥皂書不可能有今天這麼暢銷,但還是有人看肥皂書的。因為甘心墮落的人在任何時代都是有的。不過市場將大大縮水。
。
在肥皂書成為昔日黃花後,一定會有青年讀者醒悟後寫出這樣的文章《我把青春獻給了肥皂書》:並且列舉出一係列肥皂書愚弄人的罪證。。。
。
那些用速度和數量來追求經濟效益的文學網站,其實,都是在幹竭澤而漁的蠢事。由於速寫出來的東西,多數都不值得看第二遍,這不是把中國讀者都當成了一次性消費品,也未免太坑人了。網站這樣坑害讀者,當讀者認識到網站是在忽悠人的時候,就是成群結隊的讀者離開網站的時候。
今後網站又在那裏去找讀者呢!總不可能把他們那些膚淺的東西拿去吸引高素質的外國讀者的眼球吧!
有人可能不讚成讀者會成群結隊離去的說法,認為國內的文學網站都在這麼幹,無處可去啊!真的無處可去嗎?當先進的外國文學網站大舉進入中國後,讀者們離網站而去時,可能招呼都不打一聲就走了。
其實,一個文學網站隻要推出了經典書大戰略,自然就會吸引來千千萬萬看經典書的人。用不著你擔憂沒有足夠多的讀者。讀者就會前仆後繼地到來。
。
雖然現在正在流行肥皂書,但不可能永遠流行肥皂書。
因為肥皂書是浮躁社會的產物,我們這個社會不可能永遠浮躁下去。。。我們這個社會在付出浮躁的慘痛代價之後,必然會進入沉穩發展時代。。。
雖然今後還會有浮躁的人去看肥皂書,但是那些浮躁的人在沉穩社會中,是吃不到香的。讀肥皂書的人吃不到香,寫肥皂書的作者能吃到香嗎?
。
在社會總體上進步的情況下,人是會越來越聰明的,下一代的人在成長中會吸取上一代人成長的教訓。在看到那些看肥皂書的人,多數都沒有出息的事實麵前。下一代的讀者就不會再去追捧那些淺薄的肥皂書了,而是直接去看有益於生活和工作的經典書了。所以,今後看肥皂書的讀者的市場隻會萎縮,絕不會擴大。
。
如果把那些看肥皂書的讀者比著一群烏合之眾的話,那麼贏得烏合之眾的喝彩聲的作者又有多大的意義呢!
有人可能會找出上一代人看了肥皂書(言情、武俠),為何這一代人還在看肥皂書的理由來(玄幻、畸戀)。
是這樣的,看武俠、言情書的一代人與看玄幻、畸戀一代人,雖然是兩代讀者。其實都是生活在粗放經營時代。
由於兩代人都生活在粗放經營時代,都可以依靠蠻幹混日子。在效益經濟時代還有多少蠻幹的工作呢!
即使還有一些蠻幹的工作,讀者又願不願意去與社會的邊緣人物爭奪那些工作呢!讀者又甘不甘心去當個邊緣人物呢!為了維護寫肥皂書的作者的利益,就獻身去當個邊緣人物“值嗎”?
。
中國文化為何衰退到今天這步田地呢!我認為,原因就是中國讀者一個比一個渴望被忽悠,中國的作者一個比一個喜歡忽悠人。再加上幾乎找不到一個有超前意識,又胸懷世界文化發展理念的經營大師。這種文化不衰退才怪呢!
從當今網絡文學的膚淺,聯想到以前金庸等人胡編亂造的武俠,瓊瑤等人胡編亂造的言情書,也能得到很多讀者的青睞,可見中國文化的層次有多低了。
。
我認為,這種墮落的文化即使在地球上消失了,反而對人類是一件好事。因為這隻不過是清除了地球上一堆文化垃圾而已。
雖然現在的網絡文學已經得到了社會上一些幼稚讀者的認可,但我對當今中國的網絡文學的評價卻是,還正在玩小孩過家家的遊戲呢!
雖然金庸等老一輩胡編亂造的書,至今都還有人在看。這裏麵的原因就是我們的文化一直就處於衰退期。我們的經濟一直都在玩粗放。
何以說是粗放經營支撐了胡編亂造的書的生存呢!
因為在粗放經濟時代,很多人的工作不需要知識,也不需要智慧,隻需要蠻幹就可以謀生。而當那些粗笨的工作逐步消失的時候。工作越來越需要高素質人才的時候。讀者在選擇讀物上,將被迫選擇知識性強的經典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