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思的概念與特點

一、教育反思的概念

反思,一般是指行為主體。它立足於自我以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為及其情境的能力。何謂“教育反思”?概而言之,教育反思,即教師自覺地以自己的教育實踐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動、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分析和總結。

教師開展反思就要求教師細致觀察並發現問題,通過係統的、客觀的、科學的分析和研究,對課堂教學進行新的實踐,從而提高教育質量和自身理論水平。它強調教師要檢查自己的教學實踐,回顧、診斷、監控自己的行為表現,以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適應教學需要。反思型教師就是通過觀察學生的行為和自己的行為經常進行自我評價。他們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行為觀察得非常仔細。反思型教師經常為自己設定目標,而是否達到這些目標則根據學生表現出來的理解程度來度量的。這樣,教師將學生的反映和學習效果視為自己教學成效的日常評估,是自己成功的決定意義的量尺。反思的教師除了觀察自己的教學效果之外,還經常進行自我評價。除了評估自己的教學表現外,反思型教師在追求自己的目標上,還表現出了堅持不懈的精神。他們會經常評估自己近一段時間的進步狀況。而且時刻記住自己的目標,不斷調整教學方法以適應變化的環境和成長的學生,朝著自己的最終目標努力。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G.J.Posner,1998)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他還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麼他的發展將大受限製。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師傾向於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他們事業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杜威也是最早對反思進行描述的,在《我們如何思維》中,他認為反思“是對任何信念或假設性的知識形式,根據支持它的基礎和它趨於達到的進一步結論二進行的積極的、堅持不懈的和仔細的考慮。”換言之,反思即指教師對自己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剖析、解讀的過程,其本質是一種理論和實踐之間的溝通,它反映一個人對其身心狀況的認知。反思不僅是個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是精神產品的再生產,它包括引起思維的懷疑、困惑及心智上的困頓,還包括尋找、搜索和探索的活動,求得解決疑難,處理困惑的方法。

教育反思通常指教師“借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麵的問題,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統一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熊川武《論反思性教學》)。應當說,教育反思是一個內涵相當豐富的概念。它不僅指反思課堂教學行為,也指反思課前的教學計劃與課後的教學評價;它不僅指教師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也指對學生學習行為的反思;它不僅指反思總結教師自身的教學行為,也指反思總結其他教師的教學行為。一句話,可以指對所有教學行動的回憶、思考、分析、檢討和評價。教學反思的重點在“思”,既然是“思”,就得有“思路”。教學反思應當如何去拓展思路,這正是教師在開展教學反思、撰寫教學反思總結時感到為難和困惑的地方。

反思被廣泛地看做教師職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種自我反思的過程。外在促進因素是否對教師專業發展產生影響以及影響的程度如何,還是取決於教師是否有反思、反思的指向(專業行為或專業發展)和反思的深度,取決於教師的自我專業發展意識。反思幫助教師把經驗和理論聯結起來,從而更加有效地運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如果沒有反思,教學將隻建立在衝動、直覺或常規之上。由此可見,教師反思意識的重要價值和反思能力對自身成長的重大意義。而教師轉變反思方式、尋找有效的反思策略,是教師在職業活動中形成反思習慣和提高反思能力的重要方麵。

二、教育反思的特點

教育反思是教師基於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所進行的思考和評判。教育反思不僅僅被視為一種批判性思維活動,還進一步強調教育反思的文本化。也就是說,教育反思可視為一種寫作的文體,它把教師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的思考和評判活動記錄下來,成為教師成長發展的忠實記錄和反映,也成為促進教師成長的一種科研範式,相對有關教育行為來看,它具有明顯的獨特之處。

(一)教育反思強調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性

教師進行教育反思既是一種學校本位的研修途徑,更是一種教師本位的教學研究,其研究內容指向研究者自身的生活史。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所遇到的大量教育教學事件,是教師進行教育反思的源源不斷的素材。由於教育反思的對象是教師親曆親為的事件,教師成為研究的主體,從自己的教育實踐出發,從校園生活出發,從真實教育事實出發,進行一種事實性、情境性和過程性的研究,因而不會出現以往教育研究中教師“失語”或“模仿”的現象。教師通過對自身的教育教學經曆進行回顧和分析,找出困惑和不解,並在此基礎上修正和完善,繼而將之重新付諸行動。與其他科研方式相比,教育反思強調以教師自身的真實性為基礎。正因為這一特點,教育反思可以成為每一位教師的最基本的也是必備的研究行為,可以在教師群體中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