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近現代教育界,湧現出了很多成就斐然的教育家,諸如蔡元培、胡適、陳鶴琴、李大釗、陳嘉庚、陶行知、章炳麟、範文瀾、楊昌濟,等等。鑒於文章篇幅,本書僅介紹其中的三位,他們分別是:我國兒童教育學之父——陳鶴琴,愛國實業教育家——陳嘉庚,以及新思想教育家——楊昌濟。
人物簡介
本書從各個角度介紹了古今中外偉大教育家的故事,讓中小學生可以從這些輝煌的成績中領悟到一些知識和道理。
陳鶴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著名教育家,我國兒童心理學﹑兒童教育學的奠基人。他建立並完善了中國化﹑科學化的現代兒童教育理論體係,構建了完整的中國兒童教育結構體係,被譽為“中國的福祿培爾”和“中國幼教之父”。1911年2月入上海聖約翰大學學習,同年秋考入清華學校。1914年畢業後赴美國留學,就讀於霍普金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獲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教育學碩士學位。1919年8月回國,回國後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1923年任東南大學教授兼教務主任,創辦南京鼓樓幼稚園。1927年任曉莊試驗鄉村師範學校第二院院長,南京市教育局特別學校教育科科長,建立南京教育實驗區製度。1928~1939年,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華人教育處處長,創辦多所小學、幼稚園和中學。1940年創辦江西省立幼稚師範學校。1945年回滬任教育局督導處主任督學,接管外國人所辦中小學,創立上海市立幼稚師範學校(後改名為上海市立女子師範學校)。1946年兼任國立幼稚師範專科學校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南京師範學院院長等職。1979年後任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全國幼兒教育研究會名譽理事長。主要著作有《兒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我的半生》等,合著《智力測驗法》、《測驗概要》等,輯入《陳鶴琴教育文集》。
教育思想
陳鶴琴是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和兒童教育專家,是五四運動後新教育的第一代創業者,是我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奠基人。他在青年時代就為振興中華、提高民族素質、為下一代的幸福和健康成長立誌獻身教育事業。他反對舊中國封建傳統的兒童觀、教育觀和陳腐的“死教育”,也反對“全盤西化”,注意研究世界潮流,吸取外國教育中的先進思想和有益經驗,以鞠躬盡瘁的精神努力實踐,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道路。前後近七十年,他在兒童心理、家庭教育、幼兒教育、小學教育、特殊兒童教育、師範教育以及文字改革等多方麵進行了理論和實踐的開拓性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他創造了一個從初級到高級的完整的幼稚師範教育體係,培養了一大批師資和人才。他的“活教育”理論,至今仍有其生命力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