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暖陽透過平江市圖書館的落地窗,穿過一束丁達爾效應的塵埃,如碎金般溫暖地灑落在紅木桌麵上。
星期四下午,正值工作日,偌大的平江市圖書館空空蕩蕩,不見一人。
其實就算是周六周日,圖書館裏的人也不多,畢竟現在是信息大爆炸時代,能沉下心坐在圖書館看書的人也越來越少。
隻是偶爾會有貪戀此處靜謐環境的、準備考研的大學生,會來到此處複習功課。
可是作為一個城市文明的象征,圖書館裏可以沒有顧客,但是這個城市一定不能沒有圖書館。
“請問……您是方覺先生嗎?”
此時正坐在服務台後麵椅子上看書的圖書管理員方覺忽然聽到有人在叫自己,而沉浸在文字之間的方覺顯然是吝惜這一瞬抬頭的時間,不情願的望了過去。
隻見走在前麵的是一位發型蓬鬆並染成了金黃色的青年,穿著一件白色夾克,卻有著與灑脫外表不相稱的彬彬有禮。
他的身後還另跟著一男一女,男的身形消瘦,穿著一件灰色帽衫,戴著一副厚厚的眼鏡片,不是很有存在感。
方覺將手中的《西方哲學史》插上了書簽,輕輕的放到一邊。
“哦,還書的是吧,請把你們借閱的圖書還有借書證給我……”
看著麵前的兩男一女,方覺還以為他們是來還書的,於是很自然的拿起了服務台上的掃描器。
“我們不是來還書的,是這樣的……”
跟在金發青年身後上身穿著灰色條紋襖衣下身黑色緊身皮褲的女孩搶先說到,卻被金發青年打斷,接過了話茬。
“是這樣的,前幾天我們在網上看到了你發表的一篇文章,今天特意地來這裏,就是想找你谘詢一些事情。”
金發青年含蓄地笑了笑,目光之中滿是謙遜與善意。
“不好意思,忘記了做自我介紹,我叫池浚培,滬市人。”
方覺此時也趁機打量起三人,隻見那個叫做池浚培的青年人二十四五的樣子,身高一米七八左右,一身名牌卻不惹眼,舉手投足之間都有著一股雍容華貴之氣。
聽他自我介紹是滬市人,方覺猜測這應該是個衣食不愁的公子哥。
跟在他身後的一男一女,女的一米六八的樣子,長相俏麗,身材纖穠合度;
而男孩則是身形消瘦,頭發也有些蓬亂,長得和女孩兒差不多高,當然也是因為女孩兒鞋底兒厚的緣故,估計男孩的身高在一米七二上下,看起來瘦弱慵懶且不修邊幅。
“哦……是哪篇文章?”
方覺沒事兒總喜歡寫一些文學類的研究文章,並發到網絡上,初始的時候確實無人問津,隻是近兩年隨著知識的積累,文章也越來越有深度,在圈子裏也小有名氣起來。
“就是那篇«華夏文明起源探討»,你發在識網上的那一篇!”
金發青年脫口而出,顯然是對他的這篇作品很熟悉。
聽了金發青年的話,方覺想起來,一個月前他確實投稿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華夏文明起源探討》,為此他還得到了一筆數額不多的稿費。
“嗯,這事我記得,有什麼問題嗎?”
方覺下意識的以為對方是想和他辯解文章之中的觀點,畢竟這篇文章他寫的很大膽。
“你在那篇文章中引用了《文明的悖論》裏麵的觀點,然而你卻把《文明的悖論》的作者寫成了池喬……”
金發青年有些急切的說到。
“《文明的悖論》作者……不就是池喬教授嗎?”
方覺的目光有些困惑,他本以為對方風塵仆仆的從滬市趕過來,會和他探討多麼高深的問題,沒想到隻是引用文章的作者,這東西在識網上一查就知道了,甚至另他一度懷疑自己是否聽錯了。
方覺還記得他引用的那段話,甚至於可以隨時背誦出來。
“不同於世界上任何的文明,中華文明似是在一出現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後來誕生的所有思想和文化都像是對它的闡釋,這在今天看來仍是不可思議……”
那個叫池浚培的金發青年眼神一直都沒有離開過正在思考的方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