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時間是最大的殺器(1 / 2)

一錢俸祿,崔趙兩家賞賜奴才還不隻這些。

崔二表哥出自江南頂級世家崔府,世代富貴,吃穿無一不精致,用度無一不奢華,所見所聞皆是精巧不凡之物,哪怕崔府再低調,又上過戰場,拚殺艱苦三年,崔二表哥再能吃苦,他骨子裏還是對銀錢不上心。

而趙三姑娘更別提了,她出生的趙氏一脈能夠和崔府聯姻,想來相差也不大的,當年趙家入京和崔府聯姻,她淪落鄉野,受了蠻人侮辱,可到底身嬌體貴,長相嬌媚,成了他人侍妾,物質上還是不算虧待的。

就算比不上在趙家的日子,讓她難過不已,卻好歹比平頭老百姓好過多了,不然也不會世人皆知做妾低人一等,還有那麼多得寒門女子棄了尊嚴,入了妾門,實在是百姓日子苦。

一錢銀子,對他們二人來說太少了,還不夠瑋姐兒一人用度。

二人無奈,就隻能舍棄了臉麵做起來買賣來,趙三姑娘典當了最後一個頭麵,盤了一個鋪子,做起了繡衣的買賣。

崔二表哥也辭官,幫襯起趙三姑娘。

趙三姑娘是世家女,入的是江南女學,自然有一手好繡技,一手蘇繡和失傳的亂針法,還是在民間引起了軒然大波。

要知道世家府上皆養著繡娘,女眷也大多數開了些相關店鋪,均是頂級的繡娘留與家用,次一等才到外麵做了買賣。

故民間的富商買賣的繡衣實在比不上趙府秘傳的繡法精巧,趙三姑娘的生意自是越做越好,富商女眷皆愛至其家。

趙三姑娘聰慧,又熟悉世家品味,能夠很輕易地把握潮流,設計出來的繡衣也自己比一般繡房多了幾分靈氣。

很快一些寒門官員和新崛起的小世家也愛到趙三姑娘所開的繡坊訂製衣裳。

趙三姑娘兜裏有了銀子,腰杆子硬了起來,相反的崔二表哥成了打下手的,家庭地位自然發生了變化。

崔二表哥對趙三姑娘的憐憫之情少了幾分,對家裏的思念也越來越深,當年他能夠與趙三姑娘出門,除了往日的舊情,更多是出於大男子骨子裏的憐惜。

可是現在發現趙三姑娘並不是他想象的那麼柔弱,相反還極端堅強,甚至在家庭地位發生變化的時候,強勢更勝崔二奶奶。

崔二表哥此時不能接受,甚至想要回崔府,隻是拉不下臉麵,他心裏覺得趙三姑娘不需要他了。

趙三姑娘無疑是聰慧的,她見崔府並不曾像當年所說的那般,宣布崔二表哥已經過世了,而不過是說崔二表哥得了惡疾,將他送到江南靜養了。

她聰明的看出崔府還是不曾拋棄崔二表哥,隻是等崔二表哥和她斷了關係就回去。

這樣的拉鋸站,趙三姑娘總比崔二奶奶等得起。

趙三姑娘恢複了柔弱姿態,又拉攏起崔二表哥的心,早年她就想著先和崔二表哥生個兒子,抱了孫子,崔府心中再有怨氣,總不能不要孫子吧。

當然她心裏也明白,按照崔府強硬的態度,也可能真不要孫子,但是崔家二房無子,怕是崔府隻能留了她。

可惜崔二郎這個榆木疙瘩,到底是崔大舅舅生出來的,骨子裏還是有些迂腐堅持,他覺得真心愛慕趙三姑娘到底還是要等二人名分定了下來才成。

於是趙三姑娘和崔二郎許久也不曾同了房。

柴米油鹽消磨了二人感情,趙三姑娘不由想通過關係維持情分,她清楚崔二郎的性子,占了她的身子,就不會拋棄她。

軟得不行,來硬的,人學好難,學壞容易,趙三姑娘見了三年侍妾間下三濫的手段,也自是學了幾招,往日不屑羞恥,此時逼到絕境,用上又何妨。

趙三姑娘和崔二郎成了有名有實的夫妻,崔二郎也不想著回崔府,他當年之所以趾高氣揚的覺得是崔府冤枉了他,他委屈,不過是他從不曾與趙三姑娘發生超越禮法的關係,現在二人無媒苟合,崔二郎也沒臉回家了。

當然他也清楚他再也回不去了。

可惜趙三姑娘卻不知崔二郎的心思,她琢磨著自己手裏有銀子有產業,和崔府耗得起,等到兒子生下來了,而崔二奶奶卻一直無子,崔家還讓二房絕嗣不成。

趙三姑娘一心想要回崔府,崔二郎卻用心想要成為崔無。

時間流逝,二人的事兒也足漸被世人淡忘,崔二郎往日的相交的幾個密友,也偷偷資助起崔二郎,有人勸他老實回家,也有人安撫他老實過日子。

崔二郎笑笑,從密友那兒借了銀子,開始做起了買賣來。

崔二郎相交的皆是世家子,有日子好過的,自然也有日子難過的。

日子難過,大多數是家裏不得寵的,不曾分家,靠月例過日子,手裏拮據,聽崔二郎做買賣,也起了心思,和崔二郎合作起來。

一來二去,崔無這個商人還真在一幹爺們扶持下,做起了大買賣來。

崔二郎吃過虧,也賺過暴利,他離了崔府的事情,外麵不傳,內裏都是清楚的,不管怎樣他到底是崔家的子嗣,也沒什麼人敢找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