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鬼打牆(1 / 2)

所謂“鬼打牆”大家都知道,就是在夜晚或郊外,會在一個圈子裏走不出去。這種現象首先是真實存在的。有很多人經曆過,相信更多人也聽過。

有一個故事是說我的一個同學的親身經曆。

我同學有一年的清明節回家祭拜自己的爺爺,但是到了他爺爺住的村子的時候已經很晚了,他就打電話給爺爺家的人打電話,讓他們等一會。他走進一個小樹林的時候,發現四周黑的看見東西了,隨後就是看見前麵有隱約的亮光,我同學像是被吸引了一樣,向那個亮光走去,但是怎麼也走不到那個亮光的地方。

大概走了有半個小時了,我同學想起老人常說鬼打牆的故事,就慌了,摸手機,但是手機一個信號也沒有。但是那亮光好像吸引了他一樣,還是跟著向前走,沒有多久好像聽見有人喊:“狗子,你別走了,該回家了。”我同學的小名就叫狗子,聽到喊聲,那亮光就沒有了,同學也昏了過去。天亮的時候他爺爺家的人才發現我同學躺在一個井邊,再走一步就要跨到井裏了。叫醒了我同學,他才趕緊把夜晚遇到的事情給家人說了一遍,大家都是一陣唏噓,那喊我同學狗子的就是他前年死去的爺爺的聲音,以後我同學每年的很準時的給他爺爺祭拜,報答他的救命之恩。

小時候我聽我們村子老人們也講過一個關於鬼打牆的故事。

在解放初期,村不是很大,人口也不多,四麵環山,村莊就坐落在山的前麵。夜晚除了民兵站崗放哨外、很少有人外出。也許是人煙稀少的緣故,村裏時常出現一些希奇古怪的事情,讓人費解。就拿“鬼打牆”來說,就讓人難以琢磨。“它”沒有形體,看不見、摸不著,隻要遇見它的人眼前瞬間變的伸手不見五指,辨別不清方向。隻能看到一條灰蒙蒙的路,你要順著路走將不知會走到哪裏去。據老人說能夠破解的方法就是:“擦亮火柴,或有人路過此處,說話的聲音,有動物經過時也能得到破解。”

解放初期的村裏老人們在年輕的時候膽子特別大,傳說中的鬼怪之類的,他們從來都不覺的害怕。

有一年的晚秋季節,村子裏把收割的煙葉曬在村後山的石頭上,一天夜裏天色陰沉沉的看樣子要下雨了,一個村民急忙披上蓑衣拿上防雨的用具直奔後山。等把煙葉垛好蓋上、天上已經下起了蒙蒙細雨。也沒歇一會、就匆匆下山回家。

後山離那個村民家不遠,大概也就幾裏地。走到半路突然天色驟變,瞬間天黑的伸手不見五指。往日熟悉的街巷,此時卻怎麼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他又氣又急心想;“今晚一定遇見鬼打牆了。”常聽人們說;遇見這種情況,隻要有一點亮光,或聽到過路人的聲音現象立刻就能排除。他拿出煙袋和火鐮想抽袋煙,由於下雨把火源淋濕了,怎麼也打不出火來,無奈之下他憑感覺繼續向前摸索。

大約摸索了半個多小時突然摸到了一磐“碾子”。心裏頓時明白過來,我不能再走了,要是再繼續走下去就要出村了。於是他死死的抱住了碾輥子,這時就感覺到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用力的往外拽他,於是他就轉過身來背靠著碾子坐在哪兒不動了。雨越下越大,衣服已被淋濕了,這時他想到;碾子附近就住著一戶人家,於是就大聲的喊“大哥!”屋裏的人聽到有人在喊就答應了一聲“誰在喊呢?”“我是老李!”片刻間無形的黑暗消失了。“下這麼大雨你在這裏幹什麼?”“沒事了,你睡覺吧,明天在說。”回到家已經很晚了,家裏人都在等著他,就問?“怎麼才回來呀?”他就把剛遇見的事情說了一遍,這樣的事情在村裏有好多人遇到過。以後村裏的人晚上都是結伴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