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中考(1 / 1)

伯伯接海軍回縣城去了,伯伯的話深深的製痛了楊勇彪的心,用楊勇彪話來講待到家裏務農,辛苦不說,一年四季食不果腹,難見肉食,城鎮生活,令人神往。

時光荏苒,揚勇彪的農村也實行了包產到戶,承包責任製,他家承包了兩畝水田,四塊旱地,通過母子倆的辛苦勞動,生活有了改善。田和地的農活,都是非常辛苦,可以這麼說,純手工的農活,都是數一數,從一開始到完成,沒有容易的事。看插紅薯,先要起壟,起好一行行壟,等下雨天後,一株一株的插紅薯藤。插禾秧,先要把田犁好,再耙好,最後是一株一株插,且要保持大致的行距列距,並且還要留好人行道,便於施肥撒農藥。最累的是農忙中的“雙搶”,既要收割早稻,又要忙插晚稻,這個時候無論是誰隻要身體能動,都得去參加。

楊勇彪嚐盡了農村生活的酸甜苦辣,離開農村,在城裏謀一個工作,成為一位真正的城裏人,一直是心中夢想。

一晃就到了中考備戰時間,離中考還有兩個月,楊勇彪把學習抓得很緊,時間扣得沒有一點閑餘時間。

楊勇彪根據自己的學習實際情況,製定一套切合有用的學習方法和計劃。首先數學得從初一的課本至初三的課本熟悉最基本的例題,尤其是幾何和函數比較陌生,要記公式,多刷題。英語是最差的一課,要熟記單詞,語法。

楊勇彪製定了每一天的學習計劃:一,每一節課,上課鈴響看記五個英語單詞,下課鈴響看記五個英語單詞。二,每節課,上什麼課,就複習什麼課程。三,政治,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每天花時間看一冊或半冊課本。按照這樣的學習計劃,楊勇彪每日忙碌而充實。然而,隨著中考的臨近,壓力也如影隨形。同學們之間競爭的氛圍愈發濃烈,這使得楊勇彪更加不敢懈怠。

有一次模擬考試,楊勇彪發現自己在數學的函數大題和英語的閱讀理解部分還是失分嚴重。他意識到自己不能隻是埋頭苦學,還需要尋求外界的幫助。於是,他利用課餘時間向班上數學和英語成績最好的同學請教解題技巧。

在不斷調整學習策略後,楊勇彪的成績逐漸有了起色。但此時,家中傳來消息,母親因為過度勞累生病住院了。這無疑給他帶來巨大的困擾,一邊是即將到來的中考,一邊是病床上需要照顧的母親。不過,楊勇彪並沒有放棄,他白天努力學習,晚上去醫院照顧母親。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他咬著牙堅持著,隻為實現心中那個走出農村成為城裏人的夢想。

中考終於來臨,楊勇彪滿懷信心走進考場。考試期間,他沉著冷靜,按照自己的節奏答題,每一道題都認真對待。考完後,他感覺自己發揮得還不錯。

等待成績公布的日子漫長而煎熬。當結果出來時,楊勇彪看到自己的分數遠超縣一中的錄取線,滿心歡喜以為即將開啟城市生活。然而,命運卻跟他開了個玩笑,由於學校指標分配的原因,他被地區級的一所中專學校錄取了。

楊勇彪一時難以接受這個結果,他癱坐在地,淚水在眼眶打轉。但很快,他振作起來,心想中專也是一條出路,隻要自己努力,依然能夠改變命運。於是,他收拾行囊前往中專學校報到。在中專裏,他發現這裏有著獨特的教學資源和機會,他決定重新規劃自己的未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朝著成為城裏人並過上好日子的目標繼續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