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珠還掛在竹葉上,李雲飛已經站在後山的練武場上。這是一片用山石堆砌而成的平地,四周青竹環繞,地麵因為年複一年的踩踏已經光滑如鏡。
少年閉目凝神,深吸一口山間的清冷空氣。十四歲的年紀,個子已經抽高不少,雖然身形略顯單薄,但舉手投足間卻透著一股超出年齡的沉穩。
\"起勢!\"李雲飛低喝一聲,雙腳驟然發力。整個人如離弦之箭般向前衝出,腳下步伐輕盈,身形宛如一片隨風飄蕩的樹葉,在練武場上留下一連串淡淡的殘影。
這是爺爺教給他的\"追風步\",一門講究輕靈快速的身法。雖然隻學了皮毛,但李雲飛每天都要練上幾個時辰。他知道,這門功夫對爺爺來說意義非凡。
\"小飛,你又偷跑出來練功了?\"爺爺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帶著幾分寵溺的無奈。
李雲飛停下腳步,轉身恭敬行禮:\"爺爺早。\"
老人拄著竹杖走近,仔細打量著孫兒的姿勢:\"追風步講究輕靈如風,你現在步法還是太死板,得要像山間的清風一樣,無形無跡才是。\"
\"是,爺爺。\"李雲飛認真點頭,\"我再試試。\"
清晨的陽光透過竹林灑在練武場上,老人坐在一旁的石頭上,目光慈愛地注視著孫兒反複練習著同一個動作。這一幕,十年來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自從四歲那年父母雙亡,李雲飛就跟著爺爺生活在這個偏僻的山村裏。爺爺從不多提他父母的事,隻是每每提起時,眼中總會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村裏的老人們私下議論紛紛,說他父親本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卻因卷入某件大事而慘遭不測。更有人說,他母親是江湖中一位絕代女俠,早年為了避禍才隱居在這山村之中。
這些話李雲飛都聽在耳裏,卻從未向爺爺求證過。他知道,爺爺自有說出真相的時候。
\"夠了,該吃早飯了。\"爺爺站起身,\"下午再練。\"
李雲飛依言收勢,跟著爺爺往家走去。路過村口的大榕樹時,幾個放牛的孩子遠遠地看著他,眼中既有羨慕,又帶著幾分疏離。
在這個隻有數十戶人家的小山村裏,李雲飛從小就顯得格格不入。爺爺教他習武,教他讀書,更教他做人的道理。其他孩子或是放牛,或是下田,而他卻整日在練武場上揮汗如雨。
\"雲飛哥!\"一個怯生生的聲音傳來,是村頭王老四家的小女兒巧巧。這個七八歲的小姑娘似乎特別喜歡跟在李雲飛身後,每次見到他都要打個招呼。
李雲飛微笑著點點頭,巧巧立刻高興地跑開了。爺爺看著這一幕,笑著搖搖頭:\"你這孩子,總是太過拘謹了些。\"
\"爺爺,我......\"李雲飛欲言又止。
老人歎了口氣:\"我知道你心裏想什麼。是我把你教得太過嚴肅了,但江湖險惡,你總有一天要麵對外麵的風雨,必須得有所準備才是。\"
這番話勾起了李雲飛的好奇心:\"爺爺,外麵的世界真的像您說的那樣精彩嗎?\"
\"比我說的更精彩。\"老人望向遠方,\"高山流水遇知音,快意恩仇論俠義。隻是......這世道,終究不如從前了。\"
回到家裏,是一間普通的土坯房,屋前種著幾株翠綠的竹子,牆角攀爬著紫藤,此時正開得爛漫。李雲飛打來清水,爺爺已經生火煮上了粥。
簡單的早飯過後,爺爺照例要小憩一會兒。李雲飛輕手輕腳地收拾完碗筷,便搬來一把舊椅子,坐在院子裏翻看爺爺珍藏的幾本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