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古寨0魔璽(1 / 2)

想到這裏我就想起狄老在遺書中提到的靺鞨族人奪取了鬼璽的事情,是怎麼一回事,但是的狄老不是還沒有找到鬼璽嗎?

狄老說,確實是故意寫下的,因為他不知道裏麵會有什麼,就提示後人不要擅自進去,沒有鬼璽進去也是白搭。而當時的靺鞨人是很強悍的北方民族(也就是女真族人)。想要再得到鬼璽實在困難,這也是想讓後麵的人,不要範險了,收收心,回頭是岸吧。這也是當時狄老出來後沒有再去取地圖和遺書的原因,因為他知道即便是有人找到了那個地方,看見了地圖,也不會怎麼樣的反而會因為自己沒回取地圖而判斷自己不曾回來,既然是一個有去無回的險地,就趁早回程吧。

再說但是狄老和我一樣是誤打誤撞才進入到這裏的,期間有過怎麼樣的艱險和詭異的經曆也很難想象。後來狄老也就來到了這個地方,看到了這些腐敗的屍骨,而不一樣的卻是,他當時剛趕上上一個巫女上供,所以真實而又不真實的看到了一場奇怪的事情,當時他就看見一群紙人。抬著一頂大紅花轎走進了石門。

那些紙人就像會穿牆術一樣,抬著花轎就直直的走進了石門裏麵。

後來狄老也學著往前走,卻碰了壁,見自己進不去,就將石門封條上的字記載下來,然後問了很多懂古越文的人。

這種鳥文已經很少有人認識了,至於王吻是怎麼認識的就不得而知了。當時狄老四方打聽也隻是知道了一個大概,確實和自己搜集的資料中說的一樣,得在二十一年一次的巫女上供時期,用鬼璽才能進去石門。

狄老說到此處,就很憂傷的說,:“式微小姐啊,二十一年一次的巫女上供時限就要到了,快和這個女人將鬼璽打開吧,我隻想看看石門後麵究竟有什麼,隻看一眼即使是死了也能瞑目了,經過這麼多年的苦心經營,眼看就要揭曉謎底了,能怎能讓我眼睜睜的再痛苦一次啊,而且這一次過後肯定就是永遠了,史書上也說了狄仁傑死於武皇四年,也就是公元XX年因病辭世洛陽,享年94歲(也有說是74歲的,那二十年也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壽終正寢。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不管你自己的意願有多麼的堅定,隻要別人淒兮相求常常就會動搖信念,這一天我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就應了狄老的願,把發簪給了這個冒牌的式微一把,然後將鬼璽放在一塊石頭上,深提了一口氣,“開始吧!”

這個女人拿著發簪就在要插進圓孔的時候,忽然就握住了我的手,然後向著我點了點頭,我也會意的將這支手展開和她疊掌相迎,手指肚緊緊的疊加在一起,力道相等,隻要他的手指有輕微的動彈我都能感受的到。

我也將手裏的發簪放置圓孔的邊緣,看了他一眼,此時她也正看著我,我就覺得有意思,對他笑了笑,她此時正也要粲然笑出,於是我就覺得自己這是在照鏡子一般,眼前的人何止與我麵相相等啊,簡直就是我的倒影。

我感受到他的食指有微微的顫動,然後在往這邊用力。力道所至我也以同樣的力道反回去,於此同時我們的右手附著左手相向的力氣將發簪插入圓孔。就在我感受到圓孔裏麵好像有個什麼東西突然阻了發簪一下的時候,她左手的力道突然就停了下來,我也反應的很快,在這個時候容不得我們有絲毫的分神分心,此時所有的感觸都集中在雙手之間。

見她停下了食指的前進力道,我也應合的收住了力氣,與此同時拿著發簪的手也停了下來。

停頓了一下,這個女人有開始用大拇指往前推我的大拇指,我受力迎上,然後我們的發簪就開始同是逆時針旋轉,到了手感一顫的時候,大拇指又默契的同時減下力道。又是前進的時候了,這次改成無名指,就這樣我們相互製抵相互牽引,另一手的發簪便像是受製一力,同進同退。我想這種默契的合作一般人是很難做到的,即便是左手和右手都有力道的差別,左手感覺用了三分力,右手卻用了四分。而要和另一個合作就更加困難,這個人得和自己有著同樣的體質和同樣的體魄。要是我和王吻來做,肯定就不行,他認為的三分力,在我的眼裏比六分力還要強勁,差別太大,所以這個合作的人除了要和自己心意相通,默契外,還要有著同樣的衡事觀,片點的差池和代溝都會導致合作失效,造成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