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阿鳳常常感到做人的失敗,比如說她無力去孝順父母或者外婆,父母養了她十年,外婆養了她九年,可是她卻無以為報。她的生活,怎麼說呢?也就是剛剛擺脫恐慌而已。以前她跟老公都打工,每個月掙的錢並不多,那個時候,總是覺得沒有未來,不敢生病。怕某一天失業了怎麼辦。好在那個時候年輕,身體強壯。現在步入中年,有了孩子,老公的薪水也漲了很多,因為照顧孩子,掙錢,和兼顧家庭很累。阿鳳辭職在家,專門操心一家人的吃吃喝喝。阿鳳辭了職雖然在為家庭服務,可是在花錢的時候要量力而行。也不是老公小氣,老公的工作也不是什麼金飯碗,沒有誰來給他保障,所以花錢的時候,就不能隨心所欲。害怕那一天老公突然失業了怎麼辦?
有時候,阿鳳安慰自己,父母有工資,身體還好,並不用自己操心什麼。外公,外婆也有養老金,她們還有兒女,自己在有空的時候去一下就行了。可是事實並非如此。外公外婆雖然有養老金,但是花在自己身上的很少,小舅,小舅媽,像貪得無厭的地主,隔斷時間總要來啃一下,不是買房子錢不夠,就是買車錢不夠,買完了房子和車又說自己的兒子上大學沒錢,從他們房子裝潢的富麗堂皇來看,他們根本不差錢。他們仗著外公愛孫子,仗著外公隻有這一個孫子,無休無止啃。更讓大家生氣的是,他隻想啃老,不想養老。外公,外婆都八十多了,生活極其簡樸,冬天的時候,農村很冷,大家提議讓外公,外婆住在他家的房子裏,他說沒時間照顧,三姨說:不用你照顧,你讓老爹,老媽住上就可以了。老爹老媽來了後,你們家的水費,電費,燃氣費什麼的,吃飯,我都包了,不用你操一點心,他就沉默不語了。不知他是不敢答應,還是不想答應。他的這種態度讓大家的心裏很不舒服,外公,外婆也很傷心,可是外公是個傳統的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及其嚴重,他隻有這麼一個親孫子,他沒法不去疼。
大舅媽因為自己沒生兒子,嫉妒的發狂,她一點都不管外公外婆,雖然隻有一牆之隔,她也很少過去,外婆不在的時候,也別奢望她給外公端一碗飯。她也聽別人說:小舅花了外公的不少錢,心裏氣的不行。心想,你錢給誰花就讓誰養活,別指望我給你做什麼。外公,外婆也實在是太老了,外婆八十七歲了,連飯都做不動了。外公比外婆強一點,但又不會做飯。外婆身體沒毛病的時候,還能勉強煮飯,要是那點布舒服了,就餓著。他們老兩口很多時候都是一天隻吃一頓飯,或者煮一鍋飯吃一天。
四姨把攤子打掉之後,看到外公,外婆可憐,就三天來一次,每次來都忙著掃院子,掃屋子,煮飯。四姨以前開的餅子店,餅子做的很好。隔幾天就給外婆做一些餅子或者花卷,讓他們老兩口吃。外公,外婆的臉色漸漸紅潤了起來。大舅媽又說:外婆的錢全讓四姨騙了去,如果沒有錢四姨哪能跑的那麼歡。四姨聽到這樣的話很生氣,之後又釋然了,跟這樣的人有什麼好計較。難道為了她一句話,就能不管自己的老娘嗎?
外公是個很小氣的男人,身體好了之後,他又嫌四姨來的太勤,大概她看到外婆的身體好了很多,他說:一周來一次就行了,不必三天兩頭的來。四姨拿他的,無非是院子裏種的菜,樹上結的果子。那菜還是四姨種的呢?外公喜歡別人給他往來拿東西,要是把他的東西望出拿,他就受不了。外婆正好相反。來了人回家的時候,她總要給帶點東西。不帶心裏過不去。每次外公回來,發現他的東西少了就跟外婆吵架。
因為小舅開的店就是賣蔬菜和水果的,那些菜他不讓別人摘,大概是等小舅回來了摘去買錢,樹上的果子也一樣。隻是他也不想想,自己的行為多傷女兒的心。
阿鳳也去外婆家,去的不多,並且是在夏天的時候去,冬天太冷了,去了怕孩子感冒。每次看到外婆那麼瘦,那麼虛弱,她都擔心她會突然去世,可她頑強的熬過一個又一個冬天,她很內疚,卻管不了什麼。隻能在去的時候,給外婆洗洗衣服或者做頓飯。
父母比起外婆來要強多了,首先是他們還年輕,其次是他們的退休工資也比外公外婆高很多,再次是她的兒女孝順,哥哥姐姐,弟弟,基本上天天跟父母見麵。阿鳳去的少,主要是距離比較遠,要是住在一個城市,說不定也會天天去一趟。或者兩三天去一趟。
阿鳳的老公好像不喜歡走親戚,隻喜歡呆在自己的家裏,如果阿鳳不提,他從來也不會想起去阿鳳的父母家。他對阿鳳的父親總是持著一種不友好的態度,這一切介緣於阿鳳的父親曾經罵過他。說來話長,那是兩年前發生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