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光買火銃就花去了年收入的近一半子呢,還好這些東西確實管用,而且王府的造作司也在加緊仿製,如今雖然火銃還沒造出來,但是彈藥已經可以用自製的了哈哈。
見老嶽父對這個感興趣,便在門口喊了一嗓子,讓心腹人去取了兩隻火銃過來。
等火銃取到,兩隻裝在一個盒子裏頭,上層放火銃,下層放著彈藥,都用紅布包著,笑嘻嘻地遞給嶽父大人。
“這兩支就送與嶽父賞玩吧。”
還拿出一把來給維明演示該怎麼用。
維明看了一會兒也掌握了要領,欣然收下這份禮物,也不去問這東西價值幾何了。
笑眯眯地自腰間解下了承影劍,遞給朱常泓道,“來而不往非禮也,這把劍就送與賢婿當個回禮吧。”
朱常泓鳳眼驟然閃出驚喜,咧嘴一笑,就要接過來,眼角瞥見儀貞在一邊似笑非笑,這才將已伸在半空的手停了停,裝模作樣地推辭,“這個,這劍是嶽父傳家寶,這…怎麼好意思…”
維明把劍囊交到小泓哥手裏,笑道,“這劍本是一雙,儀貞這妮子硬是賴走了一支,這另一支索性也交給你們兩個罷了。”
這些年觀朱常泓的作為,倒也中規中矩,襯得起這傳家之寶。
小泓哥笑得合不攏嘴,“那,那小婿就多謝嶽父大人了嗬嗬。”
老左啊,您真是我親嶽父啊,腫麼就知道哥這些年來心裏惦記的是什嘛呢?
嘴裏謝著,手上已是把新得的寶貝掛在腰間的白玉帶上。
小泓哥這傻樣兒!
儀貞瞥了他一眼,又在一邊充當倒茶童子,給二人一人倒了杯茶水,“爹這回來,在府裏多住幾天吧,如今這邊鎮子上也熱鬧起來,爹何不這兩日便帶著人逛逛,也給娘他們帶些東西回去。”
維明一想,也是,自己這一回上武昌是憋著氣去砸閹黨的場子的,砸完了又遇到刺客,完全沒想起來給夫人帶點禮物啥的。便點頭應了,儀貞便讓人領著老左到府裏最好的院子去歇息。
朱常泓和儀貞也一道出了外書房,回了自己的院子。
眼瞧著終於四下裏沒有旁人,朱常泓快手快腳地解下腰間的承影劍,動作純熟地手腕一抖,承影劍登時彈成一條直線,明如秋水,寒光照人。
“真兒,快把你那支也拿出來瞧瞧,哇哈哈…我終於也有承影劍啦!”
他垂涎餘下的那支劍好多年了啊,還生怕嶽父最後給了永正大舅哥,誰知今日兩隻火槍就換了一把劍,實在是太劃算了有木有!早知嶽父這般大方,就該給他一打十二隻的。
儀貞隻得把自己腰間的那把解下來,兩把軟劍放在一處,果然是一模一樣的,隻是兩把劍身上的花紋是對稱相反的。
朱常泓看了又看,又握著劍在空中揮舞幾下,試試手感,笑道,“真兒,咱們倆個這也算是雙劍合璧了啊!”
儀貞聽得一窘,還好小泓哥沒有再加上句‘天下無敵’啊!
維明果然在王府多住了兩日,在新興的小鎮上逛逛了大半日,給夫人買了些首飾什麼的當禮物,又重點考察了那個已成為小鎮地標的劇院和新開的慈善堂。
這個慈善堂是儀貞以自己的名義開的,專門收容那些十三歲以下的孤兒和六十歲以上孤寡老人,不過這慈善堂也不是什麼人都收的,還有一些條件,比如說孤兒和老人都要是身家清白,沒有犯過罪的才收。收進了慈善堂也不是就能光等著吃喝,還要根據個人的情況,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計,比如說老人就分些編筐子搓麻繩之類的小手工活兒,小孩子隻做半天的活兒,另外半天要上課,學的是些簡單常用的字和其它一些生活技能。慈濟院還接收外界的捐贈,衣物糧食什麼的都可以,這樣也減輕了慈濟院的經濟負擔。
如今這院裏已經收了十來個孤兒,五六個老人,維明去看了看,見這些孩子和老者都被安排得不錯,四人一間屋子,一間屋子用木門格成四處,每一處都擺著床和桌椅家仕,這種配置,比一些貧戶裏還要好上不少。
看著院裏的老人和孤兒麵上滿足的神情,維明點點頭,不由得想著,儀貞這小妮子,可是鬼點子這般多,不過這個點子倒真是不錯,自己在襄陽城也可以照此而行嘛。
想到便做,維明回到襄陽,果然買了院子和家什,又在街上張貼榜文廣而告之,收了二三十人養活著,因此襄陽城中提起左府來,更是無人不誇讚一句仁善有德的。(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