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未成年人的品行障礙及矯正(10)(1 / 3)

③開展家庭禁賭活動,使家長明白賭博對青少年的危害。父母以身作則,不參與賭博活動;特別是有賭博行為的父母,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應盡快徹底戒賭,還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④對有過賭博行為的青少年學生,應細致地進行個別教育,對他們分析賭博的具體害處;同時幫助他們逐步做到不去參加賭博活動,切斷引起他們賭博的源頭,同時鼓勵他們參加別的富有趣味的有益的正當活動(如打球、下棋等)。學校應與家長密切配合,製訂具體可行的措施,來幫助他們,促使他們一步步地脫離賭博活動,成為好學生。

⑤重視強迫性賭博行為的早期預防。所謂強迫性賭博行為,是一種人格障礙的行為。這種人賭起來勁頭十足,根本無法控製自己的賭博行為,簡直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以致使賭博行為持續終生。研究表明,強迫性賭博行為的形成原因始於少年時代。他們常常在少年時代就形成了不正確的價值觀,喜歡追逐私利;或處於父母不全的家庭結構中,或家中有一個嗜賭的榜樣……這就告誡我們,要減少強迫性賭博行為的少年期原因,特別要關心生長在父母賭博家庭中的青少年。這些青少年很容易沾上賭博習慣,而且環境不利於他們的賭博行為的矯正,他們中有的人很可能會演變成強迫性賭博行為。因此,要對他們進行精心的幫助,主要從人格方麵采取矯正措施。經驗表明,早期采取有力的預防措施,是可以消除強迫性賭博行為的惡果。

(二)青少年迷戀遊戲機行為的矯正

1.加強管理

取締電子遊戲機娛樂的非法經營,對於利用電子遊戲機進行賭博或傳播淫穢物品來毒害青少年的,應依法予以製裁。對於合法的電子遊戲機娛樂場所,有關部門應從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出發,規定除節假日外,不得讓中學生入內,即使在節假日,也要勸阻教育並建議中學生不要長時間地連續玩遊戲機。

2.教育引導青少年

我國有識之士提出,不能簡單地禁止青少年玩遊戲機,因為這樣做既不明智,也不一定有效。關鍵是對青少年玩遊戲機,要善於引導,家長和老師要經常提醒他們不要過度玩遊戲機,強調玩遊戲機的保護性措施。當發現有的少年學生已經有過分的傾向時,必須及時對其進行嚴肅批評,告知他迷戀遊戲機的各種危害,既可以作知識性的講解,也可以用生活經驗來作警戒,使這種少年學生擺脫迷戀狀態,能逐步走向正常。

3.合理安排時間

青少年必須在家長的監督下,嚴格節製玩遊戲機的時間。對於不善於控製自己行為的青少年來說,要具體地安排好他的作息時間,不準他外出玩電子遊戲機,隻準在自己家中有控製地玩,明確規定玩多少時間,什麼時候可以玩,什麼時候不可以玩等。

4.培養他對良好活動的興趣

青少年精力充沛,為了擺脫迷戀遊戲機的傾向,應培養他們其他的興趣愛好,如遊泳、打球、集郵、唱歌、繪畫等,用新的良好的活動來吸引他們,使少年學生自然而然地分散對遊戲機的過分注意,不再迷戀。

5.認真治療

對已經陷入迷戀遊戲狀態而且較難矯正的青少年,家長可以請心理醫師專門診斷,分析有什麼心理障礙,根據具體情況,認真進行心理治療,並配以藥物輔助治療。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家庭和學校應進行良好的配合。

第七節關於暴力

一、表現

(一)打架鬥毆

打架鬥毆這是在中學裏經常發生的,通常情況下是一些品德較差的大同學,自以為有力氣,就以大欺小、以強淩弱來毆打校內外的學生。除此之外還有這夥中學生與另一夥中學生相互毆打的現象,也稱為學生打群架。中學生打架鬥毆破壞了學校的正常秩序,給學校帶來了不好的聲譽,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有著嚴重的危害性。

某市18所中學進行過一項關於中學生打架鬥毆的調查,從該調查結果中,可以發現,中學生打架鬥毆的發生具有時間上的規律性:①放學時。中午或傍晚放學,特別是周末中午一些與校內學生有聯係的校外少年,還有被學校開除的不良少年,站在校門口尋找機會打架。同時,大批學生出校時易因發生碰撞而引發打架。②考試結束時。每個學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試後,老師忙於批改試卷,學生普遍鬆口氣,一些不良學生就惹是生非,易發生打架鬥毆。③秋季開學時。新生剛入學,學校老同學有認人串聯的,其中有因過去的“仇恨”而算賬的,往往采用暴力攻擊的手段來解決。④課外遊樂活動時間。不少學生喜歡在外麵去打桌球、玩電子遊戲和相聚郊遊等。由於社會活動場所管理不嚴,人員複雜,學生之間常因爭輸贏,爭地盤而發起衝突,導致打架鬥毆。⑤節假日。由於休息時間,有的學生家長又不在家中,在無事可做的情況下,有的學生就跑到外麵去,易發生打架,甚至相約互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