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生命的交響樂
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馬幹沙漠一直被認為是死亡之海。但這片被視為生命禁區的恐怖地帶始終有生命存在,最頑強最精彩的生命標本就是紅柳。它是沙漠中活著的化石。
每年4到10月,不同種類的紅柳就漸次開花結果,在曠古的荒漠裏綻放最絢爛的生命交響曲。它們如同蒲公英一樣,紅柳細小的種子背上一頂別致的降落傘,隨風飄蕩,追尋生命的旅程。
1959年,中科院科考隊發現了迄今為止中國唯一能在流動沙丘上生存的沙生檉柳。它的枝條很細,不長葉子。由於柔軟,隨風起舞,刮不倒折不斷;不長葉子,葉子實際上是包在莖幹裏的,就不怕風吹雨打,靠莖幹來完成葉子的光和作用,巧妙地保全了自己。在漫長的進化中,沙生檉柳練就了以最少消耗維持最快生長的本領。它把開花結果安排在風季和熱季即將過去的8月份。而且它的種子是所有紅柳中最大的,是其他種子的10到15倍。它的種子是錐形的,不需要飛行,隻需要順著沙丘的坡度滾落到平緩地帶,被沙掩埋,兩天後就可發芽;如果再次被沙掩埋,它就再努力從沙土裏伸出頭來。此時,如果向地下挖掘就會發現,每一株沙生檉柳的下麵,都有著長得令人吃驚的根須。原來,當所有植物急切追求身軀的成長時,沙生檉柳卻竭盡力氣向下生長,在不斷努力下,它們的根係很快就會達到身體的幾倍甚至更多。於是,當幹旱重新到來時,隻有根係足夠強大的沙生檉柳,才能汲取到沙層深處的水源,從而存活下來。真應了那句話,物競天擇,智者生存。
曆經無數番沙移湮掩,檉柳從沒有改變過自己的執著;再柔弱的生命,隻要不輕言放棄就會成長為偉大的生命;即便穿越千年萬年,留下的每一天都是足以讓生命感動的日子;親曆和見證了亙古大漠的每一次變遷,檉柳也隻是時空遂道中的一截切片;縱然如此纖弱,也以黃沙為底襯,編織著生命的色彩繽紛,宣示著生命的尊嚴,高揚著光華千秋的傳承和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