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話要說在點子上(2 / 2)

說話需要技巧,做人需要智慧。不看你說什麼,就看你怎麼說。一言既出,句句到位。在關鍵處下功夫,在平常中做文章。把話說好,人生無往而不勝。

小貼士: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有的人習慣於喋喋不休、滔滔不絕地高談闊論,而又詞不達意,語無倫次,讓人聽而生厭;還有的人喜歡誇大其詞,侃侃而談,說話不留餘地,沒有分寸。這樣都容易造成畫蛇添足的惡果。因此我們在開口之前,應先讓舌頭在嘴裏轉十個圈。把多餘的廢話“轉掉”。準備一些簡明明了的話,一開口就往點子上說,千萬不要東拉西扯,不知所雲。

說話有謀略,一語擊中要害

東周想種水稻,西周不放水,東周為此而憂慮,蘇子就對東周君說:“請讓我去西周說服放水,可以嗎?”於是去拜見西周君,說:“您的主意打錯了!如果不放水,反而使東周有了致富的機會。現在東周的百姓都種麥子,沒有種其他東西。您如果想坑害他們,不如突然一下子給他們放水,去破壞他們的莊稼。放下了水,東周一定又改種水稻;種上水稻就再給他們停水。如果這樣,那麼就可以使東周的百姓完全依賴於西周而聽命於您了。”西周君說:“好。”於是就放水。蘇子得到了兩國賞金。

說話需要謀劃,脫口而出的東西是最沒有價值的。說話一定要說到點子上,一定要解決問題,否則寧可不說。這就要求我們在說話前要深思熟慮、謀局排篇。像蘇子一樣句句都迎合西周君的心思和利益,使西周君覺得“放水”最符合自己的利益,然而這恰恰落入了蘇子的整體戰略安排之中。

“人”字一撇一捺,但真正寫好卻非易事。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說話過程中,一定要說好話,時刻記得把話說到點子上。人生存說話的意義是什麼,有話就說吧,言多必失,說多了別人煩,不說又不對,這話要說到點子上,正到好處。

在信息不發達的古代,蘇子巧妙地利用語言傳播對事實真相起到的決定性作用,讓他的受眾完全聽信他對事實的解釋,可以說,他輕易地壟斷了受眾的“知情權”。現代社會中,隻要我們明白事實與語言之間的關係,也會說服受眾、左右他們的行動。

古人雲:“兵不在多而在精。”“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同樣,話不在於多,而在於精。說出一句算一句,句句都能說到點子上,那才叫真正的會說話,是真正的交際高手。

語言是人類的傳播工具,事實需要傳播,沒有傳播就無法了解起碼的事實。在現代西方哲學看來,事實的真相是人們永遠無法了解的,人們隻能通過各種傳播手段和媒介來了解事實真相。這樣,語言本身就對事實真相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話語是用來澄清事實的,而不是用來浪費時間的。

說話是一種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是在官場中左右逢源的“法寶”,也是打開上級心扉的“金鑰匙”,更是獲得下級擁戴的“如意棒”,關鍵看你會不會有效地恰到好處地運用它。

小貼士:說話人人都會,但是把話說的好,掌握說話的技巧與藝術。就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把話說到人的心窩裏。會說話,才能會辦事;會說話,才能會做人;會說話,才能會處世;會說話,才能會交際。